-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新青年》的创办 1.背景 《敬告青年》 一.自由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而非隐退的。 四.世界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而非想象的。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惨状触目惊心。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 “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讯,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 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新青年·狂人日记》 二、“新世纪的曙光” 学思之窗:局限性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917年,俄国____________的消息传入国内,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论文予以歌颂。接着又创办了________ 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 《庶民 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____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每周评 论》 当堂反馈:传播马克思主义——新世纪的曙光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______。 新阶段 2.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材料一: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学思之窗: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__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__________,探索________的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条件。 思想大解放 民主和科学 救国救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意义 存在对东西方文化 绝对否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 获有36个博士学位的“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胡 适 ■《新青年》的创办 ■“新世纪的曙光” 课标: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 获有35个博士学位的“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胡适 行无愧怍心常坦 身处艰难气若虹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时 间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旗 帜 2. 运动的时间、 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 运动兴起的标志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 神。也包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 学理论。 两大旗帜(口号) 主要阵地、运动兴起的标志 代表人物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北京大学旧址;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 要阵地) 陈独秀 陈独秀 (1879—1942) 原名乾生, 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 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创 办的《青年杂志》1917年2月发表《文学 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以后几 年陆续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复辟与尊孔》、 《偶像破坏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等 著名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各个阶段都发挥过 巨大的作用。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 党总书记。1927年被撤销总书记职务。 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