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的发展史及配合物的结构和命名.pptVIP

配位化学的发展史及配合物的结构和命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电子教案;;配位化合物的发展史 19世纪末期,德国化学家发现一系列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氯化钴跟氨结合,会生成颜色各异、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分析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CoCl3?6NH3、CoCl3?5NH3、CoCl3?5NH3?H2O、CoCl3?4NH3。同是氯化钴,但它的性质不同,颜色也不一样。为了解释上述情况,化学家曾提出各种假说,但都未能成功。直到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A.Werner)发表的一篇研究分子加合物的论文,提出配位理论和内界、外界的概念,标志着配位化学的建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荀丽多彩的宝石;从左到右:黄色 (yellow) – [ Co(NH3)6]3+ 橙色 (orange) – [Co(NH3)5NCS]2+ 红色 (red) – [Co(NH3)5H2O]3+ 紫色 (purple) – [Co(NH3)5Cl]2+ 绿色 (green) – [Co(NH3)4Cl2]+;Alfred Werner (1866~1919) 瑞士无机化学家,配位化学奠基人。 1890年与A.R.汉奇一起提出氮的立体化学理论; 1893年提出络合物的配位理论和配位数的概念; 1893年提出化合价的副价概念; 因创立配位化学而获得1913年Nobel化学奖。;; 1983年,26岁的维尔纳提出了天才的维尔纳配位学说,从Complex到Coordination compound, 他指出: (1)在CoCl3?6NH3中,Co3+表现出两种类型的化合 价,主价和副价 Co3+和Cl -之间是主价 (+3,即氧化数) Co3+和NH3之间是副价(6, 即配位数) (2)中心原子(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倾向于主价和 副价都得到满足 (3)中心离子的副价指向空间确定的方向,因而配 合物能呈现出多种空间结构,并出现特定的异构体。; 在这一时期,配合物就称为“由简单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复杂化合物”。关于CoCl3?6NH3分子结构的辩论持续了22年,最后以Werner的胜利告终。 辩论的另一方是瑞典的化学家勃朗斯特兰(Blomstrand)以及他的学生丹麦化学家乔根森。他们提出了一个“氨链结构的主张,他们认为CoCl3?6NH3分子结构为:;;;;;1.1配位化学及其研究内容; 中国化学会1980年制订《无机化学命名原则》,配合物的定义: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弧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和分子(配体)和具有接受弧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中心原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内界:中心原子(离子)与配为体 外界:与内界电荷平衡的相反离子 有些配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NH3)2Cl2]、 [Co(NH3)3Cl3];中心离子或原子:配合物中心离子或原子是配合物的核心,它们必须具有空的价轨道,通常是金属(尤其是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 离子或原子。 配体: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均可作为配体的配位原子。 ;1中心原子—配合物的形成体(过渡元素:d区和ds区) 中心离子绝大多数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也有电中性的原子,其中以过渡金属离子居多,如Fe3+、Cu2+、Co2+、Ag+等;少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也可作中心离子,如BF4-、SiF62-中的B(Ⅲ)、Si(Ⅳ)等。;;(2) 配位体与配位原子 在配合物中与形成体结合的离子或中性分子 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如[Cu(NH3)4]2+中的NH3、[Fe(CN)6]3-中的CN-等。 在配体中与中心原子直接以配位键结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如NH3中的N原子。常见的配位原子有:;单齿配体 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 如NH3,OH-,H2O,X-等。;按成键方式分类;异性双位配体(两可配体):可以使其中两个不同原子中的任意一个与金属离子共用电子对;桥连配体:含有两对共用电子对,且分别与两个不同金属原子共用的配体。;分子是个双齿配位体, 配位原子是两个N原子,是个非常优秀的配体。 ; 叶绿素(chlorophylls a)是镁的大环配合物,作为配位体的卟啉环与Mg2+离子的配位是通过4个环氮原子实现的。叶绿素分子中涉及包括Mg原子在内的4个六元螯环。 ; 血红素是个铁卟啉化合物,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 Fe原子从血红素分子的下方键合了蛋白质链上的1个N原子,圆盘上方键合的O2分子则来自空气。 ;② 按键合电子的特征分;b:配位数: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相连的配位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①若由单齿配体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