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2章 纤维的结构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纤维的结构特征 纤维结构: 组成纤维的结构单元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大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单基结构、端基组成、聚合度及其分布、大分子构象、大分子链柔曲性等; 超分子结构(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晶态、非晶态、结晶度、晶粒大小、取向度、侧序分布等; 形态结构(morphological structure ):表观形态(纤维的长度、粗细、截面形状和卷曲或转曲等 )、表面结构、微细结构(原纤结构与排列 )。 (2)非晶态:纤维大分子无规则聚集排列的状态。 ①非晶区(无定形区,amorphous region ) 纤维大分子无规则聚集排列的区域。 非晶区特点: a.大分子链段排列混乱,无规律; b.结构松散,有较多的缝隙、孔洞; c.相互间结合力小,互相接近的基团结合力没饱和。 直接影响着纤维的吸湿、染色、热定形、力学弹性及伸长等 2、取向度(orientation degree) (1)定义: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吻合的程度称作取向度 。 (2)取向度与纤维性能间的关系: 取向度大→大分子可能承受的轴向拉力也大,拉伸强度较大,伸长较小,模量较高,光泽较好,各向异性明显。 3、侧序(lateral order):在垂直于纤维取向轴方向上分子链排列的有序性。 高聚物分子链间具有强次价力,例如氢键相互作用时,分子间的侧向排列具有有序性,甚至完全规整的有序排列。 测定方法:将试样置于逐渐增加浓度或温度的溶剂内,依次测定各物理量,如溶胀、溶解、收缩、吸附或吸收等性质的变化。凡侧序较低的部分首先受到溶剂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纤维的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 ) (二)、聚合度n(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 1、定义:构成纤维大分子的单基的数目,或一个大分子中的单基重复的次数。 2、常用纤维的n: 棉、麻的聚合度高,成千上万;羊毛576;蚕丝400;粘胶300-600;化学纤维聚合度不宜过高。 一根纤维中各个大分子的n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分布。 3、聚合度与力学性质的关系 n→临界值,纤维开始具有强力;n↑,纤维强力↑;但增加的速率减小;n至一定程度,强力趋于不变。 n的分布:n分布集中,分散度小,对纤维的强度、耐磨性、耐疲劳性、弹性都有好处。 (三)、纤维大分子链的内旋性、构象及柔曲性 1、内旋性(internal rotation ):纤维大分子内的单基之间在键长键角保持不变条件下,相邻单基可绕单键旋转的特性。 3、柔曲性 (1)定义:指纤维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内旋转或振动而形成各种形状的难易程度的特性。 (2)纤维大分子结构与柔曲性的关系: ①主链弹性好,柔曲性↑ ②侧链较少,柔曲性↑ ③主链四周侧基分布对称,柔曲性↑ ④侧基间(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少,柔曲性↑ ⑤温度↑,内旋转加剧,大分子链柔曲性↑ (3)单键的内旋转是大分子链产生柔曲性的根源;大分子柔曲性是判断高聚物弹性的主要条件之一。 (四)、链原子的类型与排列 1、碳链大分子: 大分子主链都是靠相同的碳原子以共价键形式相联接的。 如乙纶、丙纶、腈纶——可塑性比较好,容易成型加工。 2、杂链大分子: 大分子主链除碳原子以外,还有其他原子,如氮、氧等,即主链是由两种以上的原子所构成的。 例如:粘胶、蚕丝、涤纶、锦纶 3、梯形和双螺旋形大分子 纤维的主链是像一个梯子和双股螺旋的结构。 例如:碳纤维,石墨纤维主链是双链形式。 (五)、大分子构型 定义: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第二节 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 典型天然纤维的结构与特征 棉纤维 麻纤维 羊毛 蚕丝 典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特征 典型合成纤维的结构 常规合成纤维 差别化纤维 2、羊毛纤维的组织结构 鳞片:角质化细胞,细羊毛的鳞片约60~80个/mm,粗羊毛约40~50/mm 正皮质:基原纤→微原纤→巨原纤→细胞,约55~70% 。 基原纤:由2~4根α氨基酸螺旋形角朊组成,直径1~3nm。 微原纤:由9+x(或2),或7+x根基原纤组成,直径7~8nm,其中含有1nm左右的缝隙和空穴。 巨原纤:呈环芯分布、堆砌紧密、含硫量低,直径约100 ~ 300nm,长度约为10 ~ 20μm。 副(偏)皮质:基原纤→微原纤→细胞核残留物→细胞 堆砌密度松,含硫量高,微原纤的堆砌时而规整,时而无序,交替出现,为典型的柔性结构 第二节 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 典型天然纤维的结构与特征 棉纤维 麻纤维 羊毛 蚕丝 典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特征 典型合成纤维的结构 常规合成纤维 差别化纤维 纤维结构特征的测量 纤维化学结构的测量 质谱分析 通过对纤

文档评论(0)

jingp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