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读准字音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扶将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著 裳 帖花黄 傍 鞍鞯 辔头 鸣溅溅 燕山 胡骑 jī zhù tiě kèhán ānjiān pèi jiān yān jiū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zhuó cháng tiē bàng jì jiāng 四、整体感知 1.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2.这首叙事诗在叙事的详略得当,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段内容归纳: 第一段:写花木兰停机叹息。 第二段:写花木兰决心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花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第四段:写花木兰十年征战生活。 第五段:写花木兰还朝辞官。 第六段:写花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 木兰诗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1一3段)替父从军。 (第4段)十年征战。 (5一6段)凯旋而归。 (第7段)结尾附文。 2.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辞别爷娘、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明确 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学常识,积累了字音及词义,疏通文意并概括了文章内容,初步体会木兰代父从军的孝心,在战场上拼杀的爱国之心。 课后作业 1.同步练习20页练习三、四 2.背诵课文 一、常规训练(10分钟) 海底两万里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通过木兰形象的分析, 理解课文主题。 3.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提问课文背诵,导入本课。 代父从军 征战沙场 建功受封 辞官回乡 用四个四字词语概括全诗内容,力求文字简洁、工整。 (二)利用文本训练(30分钟) 一、人物赏析 1.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示例: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小结 花木兰形象:勤劳孝顺、勇敢坚毅,忠孝两全、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二、深入探究 1.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2.结尾的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1. 扑朔迷离 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 后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2.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3.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孝顺、勇敢坚毅,忠孝两全、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的美德,以及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孝敬父母 深明大义 不慕功名 热爱祖国 木兰形象: 你喜欢木兰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勤劳善良 坚毅勇敢 淳厚质朴 机敏灵活 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 北朝民歌 宋代郭茂倩 《乐府诗集》 一、常规训练(10分钟) 海底两万里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学常识、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注解,理解文言诗的内容。 3.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新课引入 谁说女子不如男 听过这首曲目吗?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钱塘湖春行讲义冀教版本.ppt
-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复习五人体内废物排出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钱塘湖春行课件冀教版本.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壶口瀑布备课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壶口瀑布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壶口瀑布笔记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壶口瀑布讲义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壶口瀑布课件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备课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小石潭记教案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赵普课件苏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7课河中石兽课件语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凡尔赛宫公开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在沙漠中心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真正的英雄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黔之驴公开课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