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一
一
知识准备
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4年),意大利旅行家 马可·波罗从陕西汉中骑马,行20余日抵成都,游览了都江堰。后在其《 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德国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来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二教材助读
二
教材助读
一、都江堰和郑国渠
1.都江堰
(1)时间: 后期;
(2)修建者: ;
(3)地点: ;
(4)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 、自流灌溉、工省效宏。
(5)作用:使 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郑国渠:战国后期, 国在 附近修建了郑国渠,灌溉 的农田。
二、秦长城
(1)时间: 初年;
(2)目的:抵御匈奴;
(3)起止:西起 ,东到 。
(4)特点: 、 。
(5)评价:它是 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 。
三、灵渠(略)
后不久,为保障物资供应,开凿了 ,联通 和 两大水系。
三
三
预习自测
1.秦长城西起( )。
A.临洮 B.咸阳 C.辽东 D.阴山
2. 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 )
A.兴修郑国渠,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予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位于这次地震重灾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安然无恙。都江堰始建于( )
A.西周 B.战国 C.西汉 D.隋朝
4.1974年3月,在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工地上,出土了东汉时雕刻的一尊石头人像。石像高2.9米,完好无损。你认为此人应该是 ( )
A.秦始皇 B.郑国 C.白公 D.李冰
课中探究
课中探究
一
一
学始于疑
1.都江堰的主持者、功能及价值?
2.长城修建的目的,东西起止点,评价?
二质疑探究
二
质疑探究
1.为什么都江堰和郑国渠都在秦国,这对秦国有何影响?
2.说说我国古代的卓越工程有哪些?
三我的知识网络图
三
我的知识网络图
——归纳总结 串连整合
工程名称
时代
位置
主持修建
工程特点或功能
作用或影响
都江堰
?
成都附近岷江上
秦国:
1.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 2.灌溉防洪运输旅游
1.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郑国渠
战国后期
咸阳附近
?
?
灌溉关中平原
秦长城
秦朝初年
西起临洮
东至
主持
蜿蜒起伏雄伟壮丽
防御匈奴;中国古代文明的像征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四
四
当堂检测
——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
A.兴修郑国渠,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予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
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北方边防,防御强大的
A匈奴 ???B东突厥 ??C女真 ???D倭寇
3.秦朝时长城的修筑,主要功能体现在 ( )
A.旅游景点 B.扩大秦朝疆域的世界影响 C.划定国界 D.军事防御
4.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从历史上看,“天府之国”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 B 成都平原人民的辛勤劳动
C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 D 成都平原没有水患
【省以致善】
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