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母题:中国高考的历史、改革和走向.doc

高考数学母题:中国高考的历史、改革和走向.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老师(手机号码:XXXXX)数学丛书,给您一个智慧的人生! 课标高考全国卷数学试题揭秘.预测 第1讲:中国高考的历史、改革和走向 3 第1讲:中国高考的历史、改革和走向 我国的统一高考始于1952年,1952年7月2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指示》,强调指出,各地高等学校严格实行统一招生.从1952年至1968年,高考的规模较小、限制较多,且多有反复,尚未成为精英选拔的主要渠道,我们称之为“萌芽时期”. 1968年“文革”开始,“文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取消高考,至1977年“文革”结束,整整十年,这十年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我们称之为“停顿时期”. 1977年底“文革”结束,社会恢复常态之后,最高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决定立即恢复高考,并将此举作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考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目标.通过“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中国的精英教育实现了社会来源的多样性,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阶层流动,部分地打断了代际遗传,我们称之为“精英时期”. 从1999年开始,中国以每年40万至50万人的速度扩大高校招生,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上升到2008年的607万,10年里增加了近5倍,高校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全民教育”,我们称之为“全民时期”. 1998年是中国高考制度史上的转折之年,大规模的改革从这一年拉开序幕.1998年3月,国家教育部“九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组”提出了三种高考改革建议方案,即“3+X”方案、“3+2(综合)”方案以及“一年两次考试”方案,三套方案都试图调整高考的科目或形式,关键是要加强“综合能力测试”,让“考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高校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到2002年高考科目改革的“3+X”模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面铺开,科目设置的调整,要害在于“增加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分量”,单靠重复、记忆和课堂学习很难再获得高分,导致应试的成本大大提高,使得强势阶层在高考中具有更大优势;教育部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逐步展开了中学阶段的“新课程改革”,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很多省份的高考内容也进一步调整,更加突出“综合素质测评”. 与此同时,高考还逐渐实行了“分省命题”,2002年北京开始试行单独命题之前,全国除上海之外的各省市区基本上均使用全国统一卷;2004年这项改革推广到了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2006年全国共有16个省市“试点”,2008年增加到18个;分省命题的最大问题在于,这一改革使考生的跨省衡量失去了统一依据,既然没有统一考试、没有统一标准,高考录取的地域不平等现象更加固化,我们称之为“分制方式”. 2015年已扩大3个省在高考中使用国家统一试卷,明年将再扩大7个省,即明年将有25个省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持续了15年并不断扩大的高考自主命题的“分制方式”,第一次迎来明确的收缩信号,高考趋于全国使用同一张试卷,我们称之为“统制方式”. 中国高考已走过“萌芽时期”、“停顿时期”到目前的“成熟时期”,从“精英时期”到“全民时期”,从“统制方式”到“分制方式”,再回到“统制方式”;中国高考改革的目的、方向何在? 据相关分析,高考改革的方向:①保留高考,增加平时考试;②强化自主招生;③改变高考科目的设置;④文理不分科等. 王老师 2015年6月30日

文档评论(0)

mbxy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