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病证辨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 脏腑病证:是指脏腑在发生病理 变化时反映于临床的症状和体征。 脏腑辨证:是根据各个脏腑不同 的生理病理辨析病证。是中医辨 证论治的核心。 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的五大系 统,在生理上既相互独立,又相 互联系,从而维持着整体的协调 平衡;而在病理状况下,也相互 影响,引起脏病传腑、腑病传脏、 脏病及脏、腑病及腑等多种传变、 转归的病理变化。 但是,无论脏腑病机怎样复杂 只要抓住脏腑病机的要素,即 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进行 分析,也就可以认识其发生、 发展的规律。 病位就是脏腑病机的定位,在探 讨脏腑病机时要注意以下几层关 系: 1 五脏系统的整体性联系。 2 五脏六腑之间的协同关系。 3 脏腑功能与气血津精之间的辨证关系。 4 气血津精的依存、运行和转化关系。 肺 肺脏位于横膈之上,与心同居 胸中,其位最高,为五脏六腑之 盖,故有华盖之称。张景岳《类 经图翼》“肺叶白莹,谓为华盖, 以覆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 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息, 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 身之橐龠。” 脏象与病能 一、主气、司呼吸 肺的主气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 呼吸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 之气都归属于肺以及对全身的气机 具有调节作用。肺主呼吸之气是指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即是宣发和布散,也就是肺 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其生理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 2将脾所传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 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 3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 将代谢后的津 液化为汗液, 排出体外。 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 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 洁净的作用。其生理体现在三方面: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2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 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3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 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三、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 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 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 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 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四、朝百脉、主治节 朝,即聚会的意思;肺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 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 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治节”,即治理和调节。主要体 现四个方面: 1 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的一呼一吸。 2 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 3 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辅 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4 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 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二、辨主症 1 辨咳嗽 4 辨咳血 2 辨喘 5 辨失音 3 辨痰 三、治疗原则 四、证治分类 (一)虚证 (二)实证 (三)兼证 临证备要 1肺主气,药宜轻,味宜辛。 2肺主皮毛而开窍于鼻。 3肺与大肠相表里。 4它脏病及肺者,或肺病及它脏者,应重视其它脏腑的治疗。 心 心居于胸中,膈膜之上,圆而尖长, 形似倒垂的未开的莲蕊,有心包卫 护于外。心在五脏六腑之中居于主 导地位,所以《灵枢.师传篇》“五 脏六腑,心为之主”。由于心是生 命的根本,神明的处舍,故《素问. 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 之变也。” 张景岳在《类经》则谓“脏腑百骸, 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 心包裹护于心脏之外,有保护心 脏的作用,外邪侵入心脏往往由 浅入深而首先侵犯心包,故有心 包代心受邪之说。《灵枢.邪客》 “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脏象与病能 一、主血脉 包括主血与主脉两个方面:全 身之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心 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濡 养作用;脉,即血脉,为血之府,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 利与否,营气和血的功能健全与 否,直接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 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 利为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主神志 即是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是 指心所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 活动。它是以心主血为物质基础。 三、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 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辨证论治 一、辨证原则 二、辨主症 1辨心悸与怔忡 4辨水肿 2辨真心痛 5辨失眠、健忘 3辨昏迷、虚脱 三、治疗原则 四、证治分类 (一)虚症 (二)实证 (二)实证 (三)兼证 临证备要 1注意心之气血阴阳虚弱的侧重。 2注意证与证之间的转化与合病。 3注意心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 4酌配安神之品。 5注意心系的危重证候。 脾 脾位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