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中华医学会.pdf

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中华医学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份 2019 推荐奖种 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 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 推荐单位:四川省医学会 推荐意见: 该项目在医学领域属内分泌代谢范畴,主要围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 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将肝脏糖脂代谢稳态维持、 肾脏固有免疫-炎症、高密度脂蛋白(HDL)功能障碍等理论运用于代谢性血管疾病 发病新机制研究,在肝脏糖脂代谢稳态维持与组织间对话方面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 揭示糖尿病肾病(DN)发病新机制、找到了评估 DN 临床进展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和特 异性防治靶点。以 HPLC-MS 等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技术为核心,围绕 HDL 和细胞 外囊泡(EVs),寻找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的生物标志物和防治靶点。 推荐单位 项目选题起点高,内容丰富、研究难度大,设计科学合理、方法先进,很大程度上 提升了国内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水平并推进临床转化,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 率,改进临床诊疗方案和防治方法,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该项目代表性 SCI 论文 20 篇,总影响因子 103.043,总引用频次为 338,部分 研究成果已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科技研发奖,获发明专利授 权 2 项,主编专著 6 部,参与中国多项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制定,促进了我国代谢性 疾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规范化诊治,应用前景广阔。 经审查,该项目推荐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项目经公示无异 议,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 2019 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糖脂代谢紊乱所致的血管疾病发生率高,发病机制复杂, 致死致残率高,防治棘手,危害巨大,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 生问题。本项目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 院、北京大学等机构,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课 题资助,历时 6 年,对代谢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开展一系列求实创新 的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成果。 一、在肝脏糖脂代谢稳态维持与组织间对话方面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 首次揭示内分泌激素 FGF21 通过 mTORC1 复合体调控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 制,阐明非折叠蛋白反应感受器转录激活因子 6(ATF6)激活 PPARα调控肝脏脂肪 酸氧化和脂肪沉积的分子机制,为治疗胰岛素抵抗、2 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 其并发症提供新策略,连续六年(2010-2017)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作口头发 言,并获 ADA 青年学者奖(2011)。 二、揭示糖尿病肾病(DN)发病新机制、找到评估病情的新指标和防治新靶点 项目简介 国内外首次发现高糖、游离脂肪酸协同脂多糖(LPS)活化固有免疫 NLRP3 炎症 小体和 NOD1 受体,介导肾脏炎症和纤维化的 DN 发病新机制;发现 HDL 糖基化水平 和鞘氨醇-1-磷酸(S1P)含量是评估 DN 临床进展的新型生物标记物;证实新型促炎 症消退介质 maresin-1 和肠道益生菌代谢物丁酸对 DN 的防治效果,为 DN 防治开辟 新思路和新靶点,被 ADA 主席选为学术年会大会发言,研究成果获四川省政府科技 进步一等奖、澳门特别行政区科技研发奖。 三、找到冠心病诊断分型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有效改善临床转归 国内外首次联合体内-体外及临床研究发现脂质过氧化途径代谢物、TMAO、微粒 (MPs)是鉴别稳定型心绞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