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侧重于: (1)迄今为止没有可根治药物 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 (2)一旦感染HIV,大多数迟早将发病、死亡 (3)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 (4)艾滋病不是简单疾病 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分两类,具同样重要性 一、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混乱的男女、男性(同性恋)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二、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 内容尽量具体: 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 同一教室上课 一起吃饭,一起玩 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 蚊子等昆虫叮咬 艾滋病的预防 预防经血传播:静脉吸毒 (美莎酮、针具交换) 血液/血制品(血液管理) 医院内感染 (管理、职业暴露后的用药) 预防经性传播 行为改变 安全套推广使用 性病的诊治 预防经性传播 A(abstinency)禁欲;B(be faithful)忠诚;C(condom)安全套; 预防母婴传播 在孕期给HI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并结合剖腹产、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母婴传染率降低至2% 。 性病是HIV传播的协同因素,性病防治对于减少 HIV经性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性病的存在 性病(溃疡性和非溃疡性)的存在: 1. 增加HIV的传染性 2. 增加对HIV的易感性 二、艾滋病的危害 对个人的危害:损害健康,心理打击,缩短寿命,遭受歧视,生活质量低下等等。 对家庭的影响:经济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家庭生活困难甚至解体,并带来孤老孤儿等问题。 艾滋病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 劳动人口的减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耗费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给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给社会留下大批艾滋孤儿;导致贫困人口增加,加大贫富差距;产生社会歧视、失业、失学等,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危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兴旺。 艾滋病与毒品 2002年 2003年 毒品与HIV感染密切相关 据联合国2000年资料显示,在全球的HIV感染者及病人中,至少有22%的人和静脉注射毒品有关。如意大利达60%,巴西为39%,美国为30%,中国为65%以上。 AIDS三个传播途径 血:共用注射器、卖血、其它刺破身体的器具、斗殴 性:性乱、买卖淫、正常性生活、间接传播 母婴 什么是毒品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 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作用效应: 镇静类、兴奋类、致幻剂类。 根据毒品的不同来源和加工方法: 从植物中直接提取和加工(如海洛因、可卡因、吗啡、鸦片、大麻等) 人工合成(如冰毒、摇头丸) 毒品的危害 对个人的危害: 1、对身体的损害: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以及神经系统等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合并多种疾病,如结核、肝炎等。 2、缩短寿命:吸毒者的平均寿命比一般人短10-15年;25%吸毒成瘾者开始吸毒10-20年内死亡,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15倍;研究证实,年轻时染上毒瘾的人,其寿命一般不会超过40岁。 3、对心理的影响巨大:人格扭曲、人性沦丧。 对家庭的危害: 吞噬家庭财产、造成家庭破裂,亲友不安。 对社会的危害: “十毒九盗”、“十毒九娼”,吸贩毒者的违法犯罪活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青少年易成为毒品的受害者 自身原因: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是非判断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差;受同伴影响大。 外部原因: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幼稚,常采用引诱、胁迫等手段;不良信息刺激,促使盲目模仿。 2000年,我国记录在册的吸毒人员中,85.1%为青少年,25岁以下的占65%。 一项对吸毒者的吸毒原因调查显示:好奇心驱使占84 .4%,被他人引诱占10 .8%。 青少年拒绝毒品教育 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构筑坚固的心理防线。坚决拒绝“第一口”。 谨慎交友,有技巧地对“引诱”和胁迫说“不”。 打消对毒品的好奇心。 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从拒绝香烟开始。 三、中国艾滋病防治概况 一、政府重视和政治承诺: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指出:“艾滋病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 中国艾滋病防治概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非常关注艾滋病问题,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加强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把这件关系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 吴仪副总理:宣传教育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环节,教育的重点包括学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