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从 20 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
劳动条件, 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数控技术的应用 , 关键在于开发具
有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高新技术设备 , 在现有加工设备中 , 只有数控机床才有可能担
当其重任。然而 ,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切削加工 , 数控机床还需向高速、高精度、柔性化、
控制系统开放性、 控制系统支撑软件和工厂生产数据管理方向迈进 , 才能适应现代制造业飞速
发展的要求。
关键:高速化 / 高精度化 / 复合化 / 智能化 / 开放化 / 网络化 / 多轴化 / 绿色化
进入 21 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
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 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 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
个关键。 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 数
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
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
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机械加工装备对促进制造技术发展的紧密关系和以数字化为特征数控机床是柔性化制
造系统和敏捷化制造系统的基础装备。其总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化、高速化、高效化、柔性
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并注重工艺实用性和经济性。
(一) 高速化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
床加工的高速化要求越来越高。
(1)主轴转速:机床采用电主轴(内装式主轴电机),主轴最高转速达 200000r/min ;
(2)进给率:在分辨率为 0.01 μm时,最大进给率达到 240m/min 且可获得复杂型面的
精确加工;
(3)运算速度: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为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
开发出 CPU已发展到 32 位以及 64 位的数控系统,频率提高到几百兆赫、上千兆赫。由于运
算速度的极大提高, 使得当分辨率为 0.1 μm、0.01 μm时仍能获得高达 24~240m/min 的进给
速度;
(4)换刀速度:目前国外先进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时间普遍已在 1s 左右,高的已达 0.5s 。
德国 Chiron 公司将刀库设计成篮子样式,以主轴为轴心,刀具在圆周布置,其刀到刀的换刀
时间仅 0.9s 。
(二) 高精度化
数控机床精度的要求现在已经不局限于静态的几何精度, 机床的运动精度、 热变形以及
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越来越获得重视。
(1)提高 CNC系统控制精度:采用高速插补技术,以微小程序段实现连续进给,使 CNC
控制单位精细化,并采用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位置检测精度(日本已开发装有 106
脉冲/ 转的内藏位置检测器的交流伺服电机,其位置检测精度可达到 0.01 μm/脉冲),位置
伺服系统采用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等方法;
(2)采用误差补偿技术: 采用反向间隙补偿、 丝杆螺距误差补偿和刀具误差补偿等技术,
对设备的热变形误差和空间误差进行综合补偿。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误差补偿技术的应用可
将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