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古咏史诗 咏史诗是诗人通过对史迹、史事的咏叹,抒发其内心复杂的情感的诗歌。 回顾我们学过的咏古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过华清宫 题乌江亭 总结这些咏史诗的共同特色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借助诗歌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托古讽今、托古寄慨、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 阅读第三部分,思考:诗人借用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衰兰 “亦老”之上天 月荒凉 波声小 兰之所以“衰”,不仅是秋风的摧残,更是其愁苦的情怀所致。以“衰兰”之愁衬托铜人之愁。 上天“亦老”,上天因伤心而变得衰老,连上天也为铜人的离别而伤心、衰老,极为真切地衬托出了铜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感情炽烈执著。 波声小,从听觉角度,写出铜人渐行渐远,故都也越来越远,心中愁苦更添几层。 小结 这首诗以神奇的想象写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的悲凉心情和对故主的留恋,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寄寓了沉痛的家国之悲和身世之痛。(主旨) 这首诗写于元和八年(813)年,距离唐王朝灭亡(907)尚有九十余年,但只要我们联系当时的历史现实就可理解李贺这一情感。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号称“中兴之主”,实际上他在位时,藩镇叛乱此起彼伏,西北边陲狼烟四起,国土沦丧,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是时代大的环境; 再看李贺自身,他虽贵为郑王李亮之后,但这是徒有虚名,家族早已没落。诗人急切地想建功立业,重振国威,同时也能光耀门楣。不料进京后处处碰壁,连应进士试都因父名而受人挤压,被迫含恨离开长安,仕途之路断绝,这对诗人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这首诗正是抒发了诗人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情感的杰出名篇,也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 * * * * * * 长沙过贾谊宅 咏史诗三首 金铜仙人辞汉歌 过陈琳墓 1)对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2)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3)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咏古实为伤今,讽喻社会现实。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 有关人物、用典。 2)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推 敲作者对此的态度,古今的联 系。 3)归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李贺(789-816),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居于河南福昌(今河南宜昌)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裔孙。李贺少有诗名,元和初年,游历江南,后到东都洛阳,以诗谒韩愈,受到赞誉。元和五年,举河南府乡贡进士,但忌恨他的人借口说他的父名为晋肃,“晋”与“进”同音,他应当为父名避讳,不可参加进士考试,这就断绝了他求官的道路。后来只做了几年奉礼郎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以有病辞归故乡,抑郁而终,年仅二十七岁。 李贺长于乐府,想象丰富奇特,色彩瑰丽,炼字凝句,惨淡经营,后人称为“长吉体”。题材多写神仙鬼魅,好用“死”、“老”、“冷”等字,人称“鬼才”。 李贺现存诗二百多首,今存《昌谷集》四卷、《外集》一卷(或名《李贺歌诗编》)。《全唐诗》编诗五卷。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 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朗读诗前序言,了解本诗背景 阅读课文注释“金铜仙人辞汉”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约作于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每四句为一部分,朗读诗歌内容,思考: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诗人一开篇在感叹什么? 慨叹韶华易逝,生命短暂,世事无常,人生难久。 赏析全诗 威风无比、显赫一时的汉武帝,也不过是秋风中的过客罢了,只留下虚幻的马嘶,拂晓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袭人,三十六宫却早已空荡荡的,惨绿色的苔藓生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让人不忍目睹。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诗人从哪些角度来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情形? 金铜仙人离开汉宫时为何会“泪如铅水”? 赏析全诗 诗人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来描摹铜人的神态。 “魏官”二句从侧面写出铜人依依不舍的心情。“指千里”,言路途遥远。从长安到洛阳,迢迢千里,一路之上定是风餐露宿,困苦不堪。而此时往东而去,霜风凄紧,直射眼中,教人不仅眼为之“酸”,心更为之“酸”。 “空将’’二句,从正面抒写铜人当时的情感:在魏官的驱使下,作千里之行。伴随着铜人的唯有天上的明月。铜人此时悲痛难耐,眼中流泪。 因为铜人想起了汉武帝,思念汉武帝,它亲眼看到过大汉王朝的繁荣昌盛的景象,亲身感受过汉武帝的爱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