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轮研讨会观摩课必修一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VIP

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轮研讨会观摩课必修一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邹城市第二中学 李艳 中国各阶段转型时期的政治表现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先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三、中国古代文明繁荣的转型—明清。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复习重点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7·全国卷Ⅱ,27 2016·全国卷Ⅰ,27 2014·全国卷Ⅱ,27 2013·全国Ⅱ,41 明清时期的重点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值:4分、12分 高考解读 考 点 一 考 点 二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的设立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考 点 一 废丞相,设内阁 (1)原因: (2)措施: (3)影响: 废丞相 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80年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设内阁 (1)原因: (2)过程: (3)评价: 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 时期 措施 地位 明太祖 设置殿阁大学士 仅为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事 明成祖 设立内阁 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 逐渐拥有票拟权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1)背景: (2)设置: (3)职责: (4)特点: (5)影响: 考 点 二 军机处的设立 设军机处 清初皇权受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康熙帝设南书房,扩大皇权。 雍正帝时,为适应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社会现象] 宦官专权 洪武初年,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对宦官控制很严。朱棣因夺帝位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设东厂,由宦官主持。宦官开始取得出使、专征、分镇等大权,为后来的宦官专政提供了条件。宦官专权是皇帝极端专制主义的强化带来的皇权本身的异化。 教材延伸,知识拓展 一、中央集权的强化 (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高考真题 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密折制度加强了皇帝对行政的控制。 [史实概念] 清代密折制度 清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 A.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B.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C.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D.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高考模拟 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设立东厂,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史实概念] 厂卫制度 (2016年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在北京东安门内建立了东厂,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班、领班、司房无定员.贴刑二员,“掌刺缉刑狱之事”.东厂的设置从本质上反映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