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 体 表 面 消 毒 标 准 ≤5cfu/cm2 方 法 有效氯(200~500mg/L) 洗必泰(1000mg/L) 过氧乙酸(0.2mg/L) 紫外线灯照射(1m 30min) 墙 面 地 面 消 毒 方法 洗刷或喷雾 用量 细菌繁殖体 有 效 氯 250~500mg/L 过氧乙酸 0.2mg/L 肝炎病毒 有 效 氯 2000mg/L 过氧乙酸 0.5mg/L 芽胞污染 有 效 氯 3000mg/L 过氧乙酸 0.5mg/L 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若怀疑是环境污染所致,应进行物体表面采样检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查出感染源。 消毒剂采样及检测方法 消毒剂浓度简易测定法: 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 使用范围: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现 场使用中的浓度测定。 消毒液染菌量测定:取更换前使用中 的消毒剂与器械保存液。 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采样时间: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器 械保存液。 检测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1mL,加入到9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采样管中混匀,滴于干燥普通琼脂平板,每份采样液同时做2个平行样,一平板置于20培 紫外线强度检测质量标准 检测方法: 紫外线辐照计测定法: 紫外线强度照射批示卡监测法: 生物监测法 结果判定: 1、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 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 紫外线灯辐照强度≥ 70uW/cm2为合格; 2、30W高强度紫外线灯新灯辐照 ≥180uW/cm2为合格。 注意事项: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批示卡置紫外线灯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批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医 疗 卫 生 用 品 标 准 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接触粘膜: ≤20 CFU/g (100cm2) 接触皮肤:≤200 CFU/g (100cm2) 消 毒 剂:≤100 CFU/ml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医疗用品的采样及检测方法 采样: 破坏性方法和非破坏性方法 检查方法: 采样后剪去采样人手接触部分,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需 要 量 注 意 的 是 消毒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用后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定点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锐器置防渗漏、耐刺容器内。 细菌内毒素试验 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聚反应的机理,判断供试品中内毒素含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本法仅适用于一次性使用的输液(血)器、注射器等。 消毒工作中的自我防护 大多数消毒因子是对人有害,因此在进行消毒时医务人员要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防止消毒过程中发生消毒事故或消毒方法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伤害。 1、进行紫外线和微波消毒时,应避免对人的直接照射。 2、进行化学气体消毒和灭菌时,要防止有毒化学气体的外漏,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时,还应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 3、注意防止化学消毒剂对皮肤的伤害。 4、处理锐利器械时应避免对皮肤的损伤。 医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 一般使用过的器械 去污染 清洗 灭菌 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器械 消毒 去污染 清洗 灭菌 提倡使用超声清洗方法 提倡使用自动化机械清洗 诊疗器械的清洁 重复使用的医学诊疗器械的清洁质量是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国医疗单位中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包括手术器械、各种诊查和治疗器械,用量较大,且频繁接触患者的体液和组织,若使用后清洁、消毒灭菌不严,极易造成医院感染。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腔隙的各种诊疗器械,操作后会附着大量的的有机物(血剂、粘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