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到“竹信”,从“漂流瓶”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百年间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三、通讯工具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庞大的船队,船队与分船队之间需要的联络、指挥、调度,在当时还没有近代通讯方式时,茫茫大海上刮风下雨雾天怎么联系---- 郑和船队用什么方式联系呢?船队配有交通艇、音响信号、旗帜等装备。史书记载,船队“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 虞。”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第三目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电报——电话——互联网 ③20世纪初:上海设无线电报局。主要用于官商通报。(百姓少用) 新中国后进一步发展。 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人私自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 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台湾):甲午战争前,主要用于军事目的。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的有线电报; 1896年,意大利马可尼的无线电报。(缩短世界距离,加强世界联系,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之一。 第三目通讯工具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电报——电话——互联网 2、电话 时间 基本情况 1877年 19世纪80年代 20世纪初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中国人开通第一部电话。 外商在上海设电话公司 南京出现中国第一个电话局,但全国普及率低 全国电讯网络形成 电讯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拥有固话和移动电话占世界第一。电话由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 3、互联网 近年来时兴。可收发电子邮件。 影响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世界市场联系。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思考: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积极:1、改变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提高了生活质量; 2、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了人员、商品流通与信息传递,提高了经济效率; 3、推动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文化交流 4、改变思想观念:开阔视野;逐渐融入世界,加强与世界交流。 消极:近代列强传入近代交通通讯初衷是为了方便控制和掠夺中国。所以便利列强控制和掠夺。 见课本71页小结: 1、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速度缓慢; 2、新中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网络; 3、交通通讯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又深刻影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归纳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特点: 1、趋势:受西方影响逐渐近代化,并有所发展; 2、命运:在近代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受西方列强控制; 3、分布:地域间不平衡 根本原因: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迁 轮船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在上海创 办轮船招商局 铁路交通——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 公路交通——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 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交通工具的发展 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电话---900年,我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 传真机 互联网 意义——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影响人们生活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 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 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 中国第一架飞机 中国第一条航线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打破列强垄断 19世纪80年代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 1958年 “东风型”、“东方红型” 1958年 “韶山型” 1998年 广州至深圳铁路 2003年 上海 1909年 冯如 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 1920年 北京----天津 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 台湾 20世纪初 南京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