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長習性 水稻喜歡濕潤,陽光充足,溫度適宜的地方,具耐熱和光強習性。 稻(Oryza sativa)是一種禾本科,單子葉,性喜溫濕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根據生長習性,稻又可分為水稻和旱稻。通常水稻被分為兩種即秈稻(Indica rice)和粳稻(Japonica rice)。一般秈稻起源於亞熱帶,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粳稻種植於溫帶和寒帶地區。 4物種分佈 一.華南雙季稻稻作區 位於南嶺以南,我國最南部。包括閩、粵、桂、滇的南部以及臺灣省、海南省和南海諸島全部。 二.華中雙季稻稻作區 東起東海之濱,西至成都平原西緣,南接南嶺,北毗秦嶺、淮河,是我國最大的稻作區三.西南高原單雙季稻稻作區 地處雲貴和青藏高原,黔東湘西高原四.華北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關中平原以東,包括京、津、冀、魯、豫和晉、陝、蘇、皖的部分地區五.東北早熟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遼東半島和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包括黑、吉全部和遼寧大部及內蒙古東北部六.西北乾燥區單季稻稻作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與青藏高原以北。銀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邊緣地帶是主要稻區。水稻面積僅占全國的0.5% 5種植劃分 水稻屬喜溫好濕的短日照作物。影響水稻分佈和分區的主要 生態因數:① 熱量資源一般≥10℃積溫2000~4500℃的地方適於種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適於種兩季稻,5300℃是 雙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種 三季稻;②水分影響水稻佈局,體現在“以水定稻”的原則;③ 日照時數影響水稻品種分佈和生產能力;④ 海拔高度的變化,通過氣溫變化影響水稻的分佈;⑤良好的 水稻土壤應具有較高 的保水、保肥能力,又應具有一定的滲透性, 酸鹼度接近中性。 全國稻區可劃分為6個稻作區和16個亞區。 華南雙季稻稻作區 位於 南嶺以南,中國最南部,包括閩、粵、桂、滇的南部以及 臺灣省、海南省和 南海諸島全部。包括194個縣(市)(暫不包括臺灣省)水稻面積占全國的17.6%。 1.閩粵桂台 平原丘陵雙季稻亞區 東起 福建的 長樂縣和臺灣省,西迄 雲南的 廣南縣,南至 廣東的 吳川縣,包括131個縣(市)年≥10 ℃積溫6500~8000℃,大部分地方無明顯的冬季特徵。水稻生長期日照時數1200~1500小時, 降水量1000~2000mm。 秈稻安全生育期( 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始現期至≥22℃終現期的間隔天數,下同)212~253天; 粳稻(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始現期至≥20℃終現期的間隔天數,下同)235~273天。稻田主要分佈在江河平原和丘陵谷地,適合 雙季稻生長。常年雙季稻占水稻面積的94%左右。 稻田實行以雙季稻為主的一年多熟制,品種以秈稻為主。主要病蟲害是稻瘟病和三化螟。今後,應充分發揮安全生育期長的優勢,防避 颱風,秋雨危害;選用抗逆,優質,高產品種; 提倡稻草過腹還田,增施 鉀肥;發展冬季 豆類,蔬菜作物和雙季稻 輪作制。 2.滇南 河谷盆地單季稻亞區 北界東起 麻栗坡縣,經馬關、 開遠至盈江縣,包括滇南41個縣(市),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最南部的低熱河谷接近 熱帶氣候特徵,年≥10℃積溫5800~7000℃,生長季日照時數1000~1300小時,降水量700~1600mm。安全生育期:秈稻180 天以上,粳稻235天以上。稻田主要分佈在河谷地帶,種植高度上限為 海拔1800~2400m。多數地方一年只種一季稻,白葉枯病,二化螟等為主要病蟲害。今後,要改善灌溉條件,增加復種,改良土壤,改變輪歇粗耕習慣。 3.瓊雷臺地平原雙季稻多熟亞區 包括海南省和 雷州半島,共22個縣(市).年≥10℃積溫8000~9300℃,水稻生長季達300天,其南部可達365天,一年能種三季稻。生長季內日照1400~1800小時,降水800~1600mm。秈稻安全生育期253天以上,粳稻273天以上。颱風影響最大, 土地生產力較低。雙季稻占稻田面積的68%,多為三熟制,以秈稻為主。主要病蟲害有 稻瘟病,三化螟等。今後,要改善水肥條件,增加復種,擴大冬作,發揮增產潛力。 華中雙季稻稻作區 東起 東海之濱,西至 成都平原西緣,南接南嶺,北毗秦嶺、淮河,包括蘇、滬、浙、皖、贛、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陝、豫兩省南部,是中國最大的稻作區,占全國水稻面積的67%。 1. 長江中下游平原雙單季稻亞區 位於年≥5300 ℃等值線以北, 淮河以南,鄂 西山地以東至 東海之濱.包括蘇、浙、皖、滬、湘、鄂、豫的235個縣(市)。年≥10℃積溫4500~5500℃,大部分地區種稻一季有餘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