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医学免疫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节 绪论
1、免疫识别“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
2、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3、固有免疫:固有性、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
4、免疫的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二节 抗原
1、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2、抗原具有两个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抗原性)
3、抗原特异性由取决于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即由抗原表位的种类、数量、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
4、共同抗原: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亦称交叉反应性抗原。
5、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6、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直接刺激B细胞,无需T细胞辅助,能产生IgM类抗体,无免疫记忆。
7、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P335)
第三节 免疫器官
1、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故当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可导致T细胞缺乏和细胞免疫功能失陷。新生期拆除胸腺的动物细胞免疫消失,体液免疫受损。
2、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第四节 免疫细胞
一、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有T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CD28(3、4、8、28)
2、CD3是重要的抗原信号传导分子,也是所有T细胞的表面标志。
3、TCR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表位,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
4、T细胞分为CD4+和CD8+两类,CD8+T细胞是介导细胞免疫的效应T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伤携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
5、CD4+T细胞分化的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L-2和IFN-γ,Th2细胞分泌IL-4、5、6、10。
6、CD8+识别由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内源性抗原肽,受MHCI类分子限制。
7、调节性T细胞分自然调节型T细胞核适应性调节T细胞,表型为CD4+,CD25,Foxp3+。
二、B淋巴细胞
1、B细胞主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内,不仅能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也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2、B细胞表面标志:BCR复合物、B细胞共受体、协同刺激分子、其他表面分子
(1)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标志:膜型免疫球蛋白(mIg)
(2)B细胞共受体:CD19、20、21,CD40,CD80 “妙龄少女19/20/21,少女她妈40,她姥姥80”
(3)协同刺激分子包括:CD40、CD80/86和黏附分子
(4)B淋巴细胞特异性标志:CD20
三、自然杀伤细胞(NK)
1、NK不特异性识别受体,能杀伤与IgG抗体结合的靶细胞,这种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2、NK细胞分为活化性受体(KAR)和抑制性受体(KIR)。
3、MCHⅡ类分子分布在树突状细胞表面。
总结: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B细胞——提呈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作用;肥大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浆细胞——分泌抗体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并具有抗体化学结构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sIg)和膜型(mIg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2、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分子为两个Fab和一个Fc,IgG介导ADCC。
4、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H链(重链)。
5、集中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功能
IgG:血液中含量最高,惟一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I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是IgG。
IgM:分子量最大的Ig,最早出现的Ig。 “M当劳的巨无霸”
IgA: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婴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取Siga。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引发I型超敏反应。
第六节 补体系统
1、补体固有成分中C3含量最高,C1分子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且分子量最小。
2、补体三条途径(P357,表4-09)
途径
经典途径
替代途径
MBL途径
激活物质
IgM、IgG3、IgG1、IgG2
IgA、 IgG4
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CMASP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4b2a
C5转化酶
C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