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氢氧化钠法:氢氧化钠法是以氢氧化钠作为碱性催化剂,简称钠法。 氢氧化钠的价格虽然较贵,但由于副产物甲酸钠易溶于水,使后处理的步骤减少。 产品中钠灰的存在并不促使季戊四醇的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钠法又分为高温法和低温法。高温法使反应的温度控制在40~80 ℃ ,在反应终了时升温至85 ℃,以甲醛自身的Cannizzaro 反应破坏过量甲醛。低温法则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5~30 ℃,以减少副反应。 离子交换催化法 在环境友好的条件下,用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为缩合剂,使甲醛和乙醛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季戊四醇。 该工艺使用的是固定床间歇式反应器,即含有15.5 dm3 SBD 离子交换柱,反应停留时间为1~2 h。交换柱经蒸馏分离出甲醛,母液浓缩分离出季戊四醇和甲酸钠。 离子交换树脂用稀的强碱溶液(如6% NaOH 溶液)再生,然后用蒸馏回收的甲醛溶液进行洗涤 光和γ- 射线辐射法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光照和γ- 射线辐射引发甲醛聚糖选择性反应。用光辐射可以得到单一的产品季戊四醇,而用γ- 射线辐射的结果主要生成三羟甲基乙醛(季戊四糖),还有其他副产物。该法工艺新颖,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得到纯的产品,但由于技术难度大,目前还不能实现工业化。 混合碱法 为了解决传统季戊四醇生产合成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国外有报道提出采用弱碱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为催化剂的混合碱法来制备季戊四醇。该方法合成季戊四醇是上世纪末国外开发的新工艺。 与钠法和钙法相比,混合碱法有如下特点 以弱碱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为催化剂合成季戊四醇,反应条件较为稳定,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季戊四醇的产率有利; 弱碱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小; 该法能将副产物甲酸钠在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氧化或水解转化为本反应所需要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作为下一批反应催化剂,循环使用。 节省了大量的碱,得到高质量高收率的产品,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该工艺副产物少,无三废产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艺,必将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缩合加氢法 国外有专利报道了用缩合加氢法生产季戊四醇的工艺,此法是将甲醛、乙醛和三乙胺及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在低温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季戊四醛。 在减压下蒸馏,分离出来的三乙胺返回缩合工段。季戊四醛在加压下催化加氢,使醛基变成羟基。 缩合加氢法生产季戊四醇,不仅反应温度较低,后处理步骤简单,产品质量好,可节省甲醛和大量的碱,而且该法彻底解决了钠法和钙法生产季戊四醇所带来的甲酸盐,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该法提纯精制工艺简单,设备少,投资省,成本低,但对氢源质量、加氢设备和催化剂要求较高,适合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方向: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和新戊二醇的合成同时考虑;新工艺开发研究。 季戊四醇的工艺流程 吡啶类化合物 吡啶是苯环上含有一个氮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包括2-甲基吡啶(2-MP)、3-甲基吡啶(3-MP)、4-甲基吡啶(4-MP)等。 吡啶类化合物最初都是煤焦油中提取; 化学合成法:乙醛、甲醛和氨气预热后引入反应器,在反应温度为350~550℃和铝或铝-硅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改变原料配比,可生产不同比例的吡啶和吡啶类化合物。 吡啶类化合物的用途 吡啶类化合物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除草剂百草枯和敌草快、烟酸/烟酰胺以及医药和农药的中间体,应用非常广泛。 据美国SRI报道,2003年世界吡啶类化合物的总生产能力为123.6kt。其中美国占35.6%;西欧占22%;日本占11.49%;我国占16.5%。而2003年世界吡啶类化合物的消费量为102929kt,且每年以年均2.2%的速率增长。 2010年我国市场对吡啶的消费总量已增加到34.0kt,主要消费领域仍是农药、医药、饲料、饮料和化工中间体等方面。 我国吡啶类化合物生产厂家??? 代表性产品???????? 代表性厂家??? 医药及中间体??? 氟哌酸??????????? 上海第二制药厂、南京制药厂、东北第六制 药厂、河南平原制药厂??? 维生素A?????????? 上海第六制药厂、东北第六制药厂??? 抗肿瘤药物??????? 上海第十二制药厂、沈阳药学院制药厂、浙江仙居制药厂??? 地塞米松????????? 天津药业公司、上海第十二制药厂??? 乙酰螺旋霉素????? 大连制药厂、苏州第二制药厂、四川制药厂、湖南岳阳制药厂??? 烟酸/烟酰胺?????? 广州龙沙公司??? 异烟酸??????????? 上海第三制药厂、广州第三制药厂??? 溴化十五烷基吡啶? 石家在制药厂、湖南慈利县化工厂??? 2-乙烯基吡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陀螺》课文原文及练习题.doc VIP
-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策略暨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建设课件.pptx
- 力士乐A6VM变量马达6系列样本资料和特性.pdf VIP
- 《鲁迅的生平》课件.ppt VIP
- 美国次贷危机复盘与启示.docx VIP
- 光学测试与测量软件:Phasics二次开发_(7).光学测试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生成.docx VIP
- 大型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126页).pptx VIP
- 单位工作收入证明范文.docx VIP
- 环卫保洁项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光学测试与测量软件:Phasics二次开发_(6).Phasics软件在不同光学测试场景的应用实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