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电力、热力生产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试行)》.pdf

《上海市电力、热力生产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试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H/MRV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文件 SH/MRV-002-2012 上海市电力、热力生产业温室气体 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 (试 行) 2012年12月13 日发布 2013年1月1 日实施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目 录 前言1 1 范围2 2 引用文件与参考文献2 3 边界确定2 4 核算方法2 4.1 基于计算的方法3 4.1.1 直接排放3 4.1.2 间接排放3 4.1.3 数据获取4 4.2 基于测量的方法5 4.3 不确定性5 5 监测6 5.1 监测计划6 5.2 监测实施要求6 6 报告7 6.1 报告编制7 6.2 数据质量控制7 6.3 信息管理7 附 录 A9 附 录 B 11 附 录 C21 附 录 D33 前 言 2012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 作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2]64号),要求制定出台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和分行业 的核算方法等。 本方法以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试行)》为依据,旨在指导和规范本市 电力、热力生产行业排放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制定过程中,按照国家在编制温 室气体清单过程中的做法,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指南和文献资料,广泛听取了 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和本行业企业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形成本方法。 本方法是首次发布,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不足,希望能够及时得到相关反馈意见。今 后将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本方法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本方法起草单位:上海市信息中心。 本方法参与单位: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 电力行业协会、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能集团华东分公司、申能 (集团)有限公司、上 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分中心。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刘佳、蒋文闻、臧玲、凌云、朱君奕。 本方法主要参与人:徐浩强、鞠学泉、张东海、罗鸿斌、余星、彭鹓、顾庆平、齐康、王 延松。 本方法咨询专家:施明融、王智强、虞凭、陈红良、刘卫星、张麒、邱宇晨、程鑑明、张 宏滨、马琼云、李继钢、苏翊、沈保中、周晔芳、王宗挺、白微。 1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市电力、热力生产行业的排放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 本方法所指温室气体排放仅指二氧化碳排放。 2 引用文件与参考文献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试行)》(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2011)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能源研究所,2007)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6) 3 边界确定 排放主体原则上为独立的电力、热力生产单位,与本市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统计边 界基本一致。 排放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范围包括其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其 中,直接排放是指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和供热机组等生产系统燃烧消耗煤炭、柴油、燃 料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排放是指排放主体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 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电力和热电联供的生产单位核算范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