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平县勐拉中学控辍保学工作
自查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国家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控辍保学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 “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我校始终继续坚持“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的总体思路,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严防死守,齐抓共管,经过艰苦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我校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情况 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平县勐拉中学,地处金平西南部勐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5公里,东邻金水河镇,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接壤,西接者米拉祜族乡,北靠铜厂乡,距国家级口岸那发18公里。乡境内国境线长39.2公里。生源辖7个村委会73个村民小组。
勐拉中学是一所边陲初级中学,这里地处热带。学校前身是纳黄小学(现勐拉小学)附设初中班,1976年把初中班分离出来,1980年10月改名金平县第三中学,1992年划乡级管理,更名为勐拉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69亩,环境优雅,花木成行,绿树成荫,布局合理。校舍建筑面积11350平方米,其中完好建筑面积9194平方米,B级危房面积1487平方米,C级危房面积669平方米。学校建设已初具规模,教学楼、教职工宿舍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综合楼拔地而起,雄伟壮观,图书室藏书已达30000余册,微机室于2006年5月投入使用,理、化、生实验室于2006年10月投入使用,16套电子白板于2013年9月投入使用。
目前,学校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38人,汇集了汉、苗、瑶、傣、哈呢、壮、彝、拉祜等8种民族学生。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中学高级教师22人,中学一级教师13人,中学二级教师14人,中学三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人,未评级教师1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6%。2003年12月、2004年10月勐拉乡的“两基”分别通过了州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2009年6月,又通过了省人民政府的复查评估验收,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基。
二、主要工作措施
鉴于以上情况,为控辍保学,防止生源流失、学生辍学,彻底改变我校的薄弱落后的面貌,学校 领导班子对控辍保学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始终把它当作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 领导,增强责任;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精心组织,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努力把辍学率控制在1.65%以内。
1、建立控辍保学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学校班子成员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17个班级的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明确目标及职责。
2、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
学校把控制学生辍学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与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把控辍目标分解量化到各年级、各班,实施控辍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凡因失职、渎职、玩忽职守导致学生辍学的,坚决给予查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在过程管理中,严格按计划实施,按制度落实,坚持控辍保学工作会,每个教师对重点生不定期家访,以此加大过程管理力度,提高我校在校学生的巩固率。
3、坚持教改控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认真落实素质教育中所规定的课程计划,做到开足开齐,把“兴趣”还给学生。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实行异步教学,进行分类指导,让学生尝到学习的兴趣。严格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管理教学,真正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压力。
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认真宣传执行《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劳动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有关规定,杜绝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务农、务工、经商行为的发生,确保控辍工作的落实。协助乡政府对辍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发出“辍学生返校通知书”,对未按规定期限返校的学生家长,及时报告乡政府实施行政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
5、坚持扶贫控辍,构建温暖工程
组织班主任、教师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贫困学生档案,通过“两免一补”方式,针对一些因家庭困难而面临辍学的学生在各方面给予帮助和照顾。全面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让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防止学生因家庭贫困辍学。
6、开展流失学生报告制度及入村动员辍学学生返校
制定出台并修改完善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为把控辍保学这项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的工作切实抓好落实,每年三月和九月“控辍活动月”中,以教务处为核心,分7个小组,出动全体教职工,利用开学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深入7个村委会,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舆论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