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检测
1.近人陈伯熙记载,往者中秋节投赠之主要品为月饼,今则已不拘何物,第相尚奢。送礼仆役之负挟于途中者除威士忌、白兰地、板鸭、火腿而外,月饼、果品现殆不见其百一焉。?此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百姓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内涵
C.人们逐渐接纳了西方文明 D.请客送礼败坏了社会风气2.?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这里聚集着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各大金融机构,这些建筑构成了著名的“万国建筑博物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C.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3.?1902年9月7日的《大公报》记载了天津翰淑琪和张淑德举行婚礼的有关情况,宣称这一婚礼“参?用东西各国礼仪.将中国旧有之恶俗删除大半”。这反映了?( ?).
A.维新思想传播使社会习俗巨变 B.洋务运动传播了西式生活习俗
C.晚清时期的社会习俗新旧秦陈 D.近代中国新式婚姻已成为潮流4.?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屏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 )
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 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
项目
年代
1967~1976年
1977~1986年
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8.8%
12.66%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23.5%
15.5%
13.9%
学历
11.?7%
12.6%
25.3%
5.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这表明(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C.西方文化影响婚姻习俗B.时代发展影响择偶标准 D.家庭社会因素不断下降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多彩。这种变化体现出( )
A.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 B.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
C.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 D.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
7.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载:“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对材料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
A.修建铁路阻碍了当地经济的的发展
B.近代交通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就业结构
C.铁路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的近代化
D.列强争夺筑路权便于西方国家人侵
8.201江苏盐城时杨中学高一期中)黄遵宽(184-1905年)在一首诗中写道钟声一及时,顶刻不少留,量有万物柁,动如绕指柔。”此诗反映了当时(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近代通讯事业的传人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
C.大众传播媒体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西方服装和礼仪的传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9.1906年2月17日.《大公报》报道:“本月二十三日(阴历,阳历为16日)为电车初次开车卖.....该电车往来次数甚密,搭客甚多,道旁观者如堵。”这一新闻发生于( )
A.天津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10.近年来,在“低碳出行”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
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已传人②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③交通运输业逐步近代化④中西文化冲突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12.1840年前,中文报刊所载“关于宗教之事,居大半”;而19世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梁书范缜传》含答案译文.docx
- 2025年民政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docx VIP
- Unit+6+Understanding+ideas+Hot!+Hot!+Hot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 VIP
- 《植物的适应性》课件.ppt
- 物业保安服务方案(精选11篇).docx
- 木材厂污染物减排技术分析报告.docx
- 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矿产资源》教案.docx VIP
- 地下室钢管柱顶部梁柱节点高效施工工法.docx
- 电力可调节负荷研究及应用.ppt VIP
-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