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煎煮 分煎与合煎 某些复方合煎后会产生新的有效成分。如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通过化 学研究,发现了新的成分: 5 —羟甲基—2 —糖糠。 煎煮 分煎与合煎:桂枝汤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五、配伍与禁忌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为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配伍 五、配伍与禁忌 中药配伍的基本内容为七情: 须、使、畏、杀、恶、反和单行 配伍 例如:当归配伍川芎,当归有效成分阿魏酸可抑制催产素受体,川芎有效成分川芎嗪兴奋?受体,可调经止痛。 配伍 ?相须:如石膏配知母;黄连配连翘;黄芪配当归等; ?相使:黄芪配茯苓,补气利水; ?相畏:附子配甘草; ?相杀:巴豆配绿豆; ?相恶:黄连黄柏配五倍子,有效成分生物碱与鞣质结合,作用消弱; ?相反:甘草配芫花,LD50减小; 配伍 中药配伍还应该遵循:君臣佐使理论。 配伍其他 其他古代医家的复方配伍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 配伍其他 妊娠禁忌:损害胎儿或引起流产。如半夏、芫花、三棱、莪术、麝香等。 芫花:可引起多种动物流产; 第二节 机体因素 ⒈生理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精神状态和体质等。 第二节 机体因素 ⒉病理因素: 如桂枝汤,对高温动物有解热降温作用,对低温动物可升高体温。 如当归,对子宫平滑肌呈双向调节作用。 第二节 机体因素 ⒊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 大黄和番泻叶的主要泻下成分: 番泻苷A、B→ →大黄酸蒽酮(泻下作用) 第三节 环境因素 《卫生宝鉴》“时不可违”。 如乌头碱,其毒性在午时最高,死亡率达66%,戊时(20:00)最低,死亡率为13%。 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作用与体内药酶代谢系统有关,而药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变化。 * Thank you! * ⑴⑵⑶ * 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掌握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了解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机体因素 第一节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一、品种与产地 中药品种繁多,达12800种,常用500种。 常见问题: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等。 品种 《中药鉴定学》莪术来源有: 莪术、 郁金、 广西莪术三种 品种 例如:大青叶和板蓝根(5种来源) 金钱草(14种来源) 石斛(20种来源) 大黄(正品与杂品) 大黄(正品与杂品) 例如:大黄的致泻作用: 正品大黄: ED50约为400mg/kg, 非正品大黄:ED50约为4000mg/kg。 ◇ED50为半数有效量 品种 ◇大黄致泻的有效成分为“结合型蒽苷”;正品含量为非正品的10倍。 品种 《本草纲目》“一物有谬,便性命及之” 说明不同品种的药物其功效、药理作用和 毒性都有差异。 产地 道地药材 浙、川、怀、广、关 (四川贝母,内蒙甘草,云南三七,西藏红花, 山西黄芪……) 产地不同对品质影响巨大 同一味中药产地不同,其功效就有差异。 主要是产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土壤、气候、日照、降雨量等),如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蛋白质和生物碱的合成。 产地 《新修本草》“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例如:金钱草 江西和江苏—利尿、 四川—利胆、 广西—利尿和利胆。 产地 芍药: (亳、川、杭)成分-芍药苷(治疗冠心病)含量不同,亳>川>杭。 人参(人参皂苷) 。 黄芪(多糖类) 。 金银花(绿原酸) 第一节 药物因素 二、采收与贮藏 ㈡采收: ⑴中药品质与采收季节密切相关,同时也随入药部位的不同而异。 ⑵中药质量也与贮藏保管直接相关。 二、采收与贮藏 根:秋季 茎:初春 叶:花开前 花:初开 果实种子或全株:成熟时 二、采收与贮藏 《千金翼方》“故不依时采摘,与朽木不殊” 如淫羊藿,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量。 5月:12% 7月:6% 二、采收与贮藏 采收时间: 人参:8月 青蒿:8月 臭梧桐:5月 薄荷:开花期 二、采收与贮藏 采收年限: 人参: 何首乌: 亳白芍: 二、采收与贮藏 ㈡贮藏: 刺五加, 三棵针, 苦杏仁,应炮制后贮藏。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三、炮制 中药炮制前后,其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因而功效与药理作用也随之改变。 如酒升、姜散、盐入肾、酸入肝、乳生血,蜜益元。 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川乌、草乌对治疗风湿效果很好,但它们有较大的毒性(乌头碱),通过加热,同甘草、黑豆煮或蒸,生物碱类毒性成分显著降低(乌头碱转化为乌头原碱)。 苦杏仁有小毒:主要在于苦杏仁苷在苦杏仁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较大量的氢氰酸对延髓各生命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如果苦杏仁经过一定的加热处理,苦杏仁酶被破坏,苦杏仁苷在体内只能在胃酸的作用下缓慢分解,只产生微量的氢氰酸。 炮制 水飞雄黄 砂炒马钱子 炮制 ⑵增强疗效: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