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众记忆中的雹神信仰与祭祀仪式
2009年9月
第28卷第5期
重庆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Edition)
Sep.2009
V01.28No.5
民众记忆中的雹神信仰与祭祀仪式
韩同春
(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冰雹对农业危害尤其大.在靠天吃饭的时代,以农业
生产为生的民众便产生了一种对冰雹的敬畏,人们把下冰雹当成一种神灵所为,认为有一种叫雹神的神灵,于是
产生了雹神信仰,相应地各地也产生各种祈求避免或减轻冰雹灾害禳解仪式.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上峪子村的
雹神祭祀情景可是例证.
【关键词】雹神;民间信仰;祭祀仪式
中图分类号:Gl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09)05—0001—06
从留存的状态上看,当今民俗学界把民俗文化的调查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一
是在民众中已经消亡,只存在于文献资料之中的民俗;二是已基本消失,但
仍活在人们记忆中的民俗.或者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偶有显现.正在淡出日常
生活的民俗;三是当下广大民众传承,享用的活态民俗.…在田野调查中,我们
将主要关注以上所说的第二和第三种民俗的存留状态.…因为民俗学既是一
门关于过去的学问.更是一门关于现在的学问.[1]
本文关注的是民间的一种信仰和祭祀仪式活动——雹神的信仰与祭祀仪
式.笔者在山东省莒南县曾做过当地人对雹神信仰情况的调查.莒南县是冰雹
灾害多发地区,在过去,当地盛行各种对雹神(当地人称雹①子老爷)的祭祀活
动.在调查时笔者发现,目前这里却已很难再看到有人举办此类仪式活动.因
此,本文对当地雹神信仰与祭祀活动的描写不是来自现场的观察,而是来自当
地人对过去经历的记忆.
一
,冰雹与中国雹神的信仰和祭祀
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它是一些在空气中凝结
成的大小不一的冰粒.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
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尤
收稿日期:2009—05—15
作者简介:韩同春(1968一),男,山东莒南县人,讲师,民俗学博士,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
文化遗产学研究.
1
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
变,冰雹多.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雹灾波及范围广,
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
其他各地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雹灾.历史上,
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
录.比较严重的雹灾区有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
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我国各
地降雹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但从整体上来说,降
雹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而以夏季或春夏之交
最为常见.
每年冰雹这种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一种严重
的气象灾害都会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
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我国,雹
灾这种自然灾害对农业危害尤其严重,常砸坏庄
稼,损坏房屋.甚至常打死打伤人和牲畜,严重威
胁农业生产和人畜安全.
历史上中国是农业古国.在靠天吃饭的时代,
收成好坏往往取决于一年气候变化情况.在过去,
对自然灾害和自然界出现的其他异常情况,人们
往往相信是有神灵主使,或者认为是妖邪作祟.故
人们虔诚敬拜神灵,乞求风调雨顺.于是因干旱而
有求雨仪式.有蝗灾就有虫王信仰与祭祀等.冰雹
通常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害,因此,
冰雹灾害使靠农业生产为生的民众也产生了一种
对冰雹的敬畏.人们把冰雹当成一种神灵,产生了
雹神信仰.相应地各地民众也普遍修建祭拜雹神
的场所——雹神庙(有的地方雹神并没有单独的
庙宇,而是将雹神神像塑在其他庙宇里,和其他神
灵一起接受供奉),也产生各种祈求避免或减轻冰
雹灾害禳解仪式.
一
些地方志书或其他文献里有许多雹神庙和
雹神祭祀方式的记载,从中可以知道,过去雹神的
信仰与祭祀活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是普遍存在
的.这里仅举几例:
《嘉庆重修一统志》的遵化直隶州部分提到雹
神庙:雹神庙在州之西关,每岁端午日致祭.[2]
《阳曲县志》记载当地解冰雹的风俗:六,七
月间,雷雨盛行时,若遇暴风骤雨或下冰雹时.各
家主妇即把菜刀和笊篱扔到院里.意即砍断恶风
暴雨,捞住冰雹.以免庄稼受灾.[.]
《中国民俗辞典》中祭冰雹条载:旧时汉族
2
民间祭祀风俗.流行于今陕西耀县山区一带.民间
以为下冰雹是妖魔在作怪,每当出现冰雹时,敲锣
打鼓,铙钹齐鸣,并点起一串灯笼火把,让生肖属
龙的人分站两边.想以此镇住雹灾②[]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中冰雹条:民间乞禳
习俗.旧时一些地区七月十五秋社期间要在田头
禾苗插挂纸幡,俗谓可祈丰收,叉谓可禳冰雹.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