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课后练习第六十五篇.docxVIP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课后练习第六十五篇.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课后练习第六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茶叶、棉花等滞销 B、减收工商税 C、大量进口工业品 D、军费开支、战争赔款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志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封建时代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这个观点强调的是鸦片战争的( ) A、原因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敏敏同学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工业革命→ 洋务运动 B、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C、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春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卢沟桥烈士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C、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每一县或每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朝的皇帝是( ) A、道光 B、咸丰 C、光绪 D、宣统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C、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在近代史上,英国之所以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主要是因为( ) A、虎门销烟对英国的打击最为沉重 B、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斤鸦片。“他”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答案】: 【解析】: 第11题【改错题】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日本。 【答案】: 【解析】: 第12题【改错题】 改错题:下图是1842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示意图。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这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节选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节选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据材料一图,概括中国在近代历史上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史实说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做出的努力。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请回答: 上述材料出自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具体签订时间是哪一年? 此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答案】: 【解析】: 第15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2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非专业程序员,熟练python爬虫,制作教育游戏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