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能实训11、12 6-4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用于建立小地区测图以及一般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首级控制。 三、四等水准测量应从附近的国家一、二等水准点引测高程。 三、四等水准点一般须长期保存,应埋设水准标石,点位要建立在稳固处。 1、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和施测方法 1)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双面水准尺(红面尺底:4.687m,4.787m); 2)视线长度和读数误差的限差,见下表: 表6-19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等 级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 距离差 (m)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读 数 差 (m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三 等 ≤75 ≤3 ≤ 5 ≤2 ≤3 四 等 ≤100 ≤5 ≤10 ≤3 ≤5 2、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 采用双面尺法作测站检核; 每站观测次序: 后视尺 前视尺 测站编号 点号 后尺 前尺 下丝 上丝 下丝 上丝 后视距 前视距 视距差d(m) Σd(m) 方向及尺号 水准尺读数 ( m) 黑面 红面 K+黑-红 平均高差 (m) 备注 K为尺常数: K5=4.787K6=4.687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1) (4) (2) (5) (9) (10) (11) (12) 后 前 后-前 (3) (6) (8) (7) (15) (16) (14) (13) (17) (18) 1 2 BM.1-TP.1 TP.1-TP.2 1.536 0.947 58.9 +0.1 1.954 1.373 58.1 -0.2 1.030 0.442 58.8 +0.1 1.276 0.694 58.3 -0.1 后5 前6 后-前 后6 前5 后-前 1.242 0.736 +0.506 6.030 5.422 +0.608 1.664 0.985 +0.679 6.350 5.773 +0.577 -1 +1 -2 +0.5070 +1 -1 +2 +0.6780 后视(黑面):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 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 中丝读数 将上述观测方法称为:“后、前、前、后”(黑、黑、红、红)的观测顺序; 目的:抵消仪器、标尺下沉产生的误差; 四等水准测量也可用“后、后、前、前”(黑、红、黑、红)的观测顺序。 3、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0.5 -0.2 -0140.5 +1 -0041 -0140 后-前 37.7 37.5 -1 6554 1866 前B 1678 1539 0 6513 1726 后A 2055 1914 3 -0.3 -0.1 -0074.5 +1 -0175 -0074 后-前 37.5 37.4 -1 6796 2008 前A 1821 1747 0 6621 1934 后B 2196 2121 2 -0.2 -0.2 +0832.5 +1 +0932 +0833 后-前 37.6 37.4 -1 5239 0551 前B 0363 1197 A尺: K=4787 B尺: K=4687 0 6171 1384 后A 0739 1571 1 ∑d 视距差d 红面 黑面 前 距 后 距 上丝 尺 上丝 尺 备 考 高 差 中 数 K+黑-红 标尺读数 方 向 及 尺 号 下丝 前 下丝 后 测 量 编 号 4、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计算方法步骤(与等外水准路线相同)即: 1)计算高差闭合差; 2)分配高差闭合差; 3)计算各未知高程点的高程。 6.2.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包括:踏勘选点、边长测量、角度测量和连接测量。 1)踏勘选点:便于保存、视野开阔,通视,按规范(点个数、边长度等); 2)边长测量:按规范精度要求选择观测方法; 3)角度测量:附合导线测同一侧(左或右角)、闭合测内角; 4)连接测量:测量连接角。独立网需用罗盘仪测定起始方位角。 技能实训12 124.08 164.10 208.53 94.18 147.44 A B 5 6 7 C D ?AB ?CD XB=1230.88 YB= 673.45 XC=1845.69 YC=1039.98 43°17′12″ 4°16′00″ 180°13′36″ 178°22′30″ 193°44′00″ 181°13′00″ 204°54′00″ 180°32′48″ ?B ?C 8 1)绘计算草图、计算表格: 2)计算角度闭合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