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孩子的天性所在,避免盲目。 请读过《弟子规》的同学或者家长读或者背诵“入则孝” 《弟子规》教给我们接人、待物、处事、学习的道理、准则和规范 学习《弟子规》的目的是要把它教给我们的接人、待物、处事、学习的准则和规范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 0-12岁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黄金时间 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我的思维方式,不断的重复,最后变成我们不加思索的、自然的应对人、事、物的固有方式,这就是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瞻姆斯的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于我们的影响非常非常的大,要引起我们家长足够的重视。 先天习惯与后天习惯 我们一少部分习惯是先天的。例如:孩子们都偏爱吃甜食。 我大部分习惯是后天培养的。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父母的责任!所以孩子如果没有养成好习惯,我们做父母的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父母对于孩子好习惯养成的影响 对孩子习惯形成最大的影响就是父母的行为,其次才是语言。 孩子是靠心来和家长交流。 家长多用脑来和孩子沟通。 所以不要跟孩子讲一堆大道理。 习惯的分类(一) 1,好习惯:(互动) 2,坏习惯:(互动) 3,中性习惯:(互动) 习惯的分类(一) 习惯的分类(二) 1,言语习惯 2,行为习惯 3,思维习惯 积极的思维习惯 消极的思维习惯 习惯的分类(二) 习惯的分类(三) 1,生活习惯; 2,学习习惯(孩子)工作习惯(大人) 习惯的分类(三) 有好的生活习惯,必定有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说明孩子具有两种成功的品质:1,悟性高;2,执行能力强。 高效的学习有两个重要因素: 1,能力。能力与孩子的天赋有关,这个很难改变。 2,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后来居上。 好的习惯就是孩子的翅膀;就是他登上成功的阶梯。 习惯的分类(四) 1,接人的习惯 2,待物的习惯 3,处事的习惯。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3岁 第二个阶段:3——6岁 第三个阶段:6——12岁 第一阶段:0——3岁 第一阶段:0——3岁 周老师教孩子彤彤吃饭的故事。 给孩子喂饭导致孩子和家长养成一种凡事讲条件的错误交往模式。 会养孩子的,孩子是妈妈的好帮手。不会养孩子的,孩子是小捣蛋。 第二个阶段:3——6岁 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好习惯。 上幼儿园是对父母亲子互动的一个检验。孩子和妈妈关系处理的好,他就会和女孩子交往。孩子和爸爸关系处理的好,他就会和男孩子交往。孩子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系处理的好,孩子就会和老师交往。 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妈妈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的影响力要比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力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