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2010—2017年聊城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狭义)(2)18(2010、2016)
学校教育18(2011)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阶级或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最近发展区(2)22(2014、2015)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我们称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独立演算习题的水平;另一种水平是儿童在成人的引导和帮助下演算习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环境决定论25(2010)
环境决定论者把人看成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我国古代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说法都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机械唯物论。
4、教育目的45(2012)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为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5、教育目的(狭义)45(2014)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6、教育制度(2)55(2014、2015)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7、学校教育制度56(2013)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课程计划65(2010)
课程计划也称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9、教学79(201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10、教学过程80(2011)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兴趣和情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基础的活动过程。
11、教学模式94(2017)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2、教学组织形式98(2010)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3、班级授课制98(2010)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4、教学评价103(2013)
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15、自我评价105(2013)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己做的作业、试卷、其他学习成果进行的评价。
16、德育过程(2)119(2012、2017)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17、学校管理147(2016)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
18、六艺(2)155(2013、2016)
六艺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由礼、乐、射、御、书、数构成,中心是礼、乐。六艺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形成于西周时期。因为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了政治伦理内容,形成了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19、稷下学宫(2)158(2011、2014)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位于齐国都城稷下而得名,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它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的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它的特点是: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尊师重道、待遇优厚,管理规范。
20、《学记》171(2017)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战国末期思孟学派所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方法、教师及师生关系,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21、“癸卯学制”(2)223(2014、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