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皖人的史志编纂活动
2008年第3期
总131期
史学史研究
JOURNALOFHISTORIOGRAPHY
No.3,2008
SerialNo.131
元代皖人的史志编纂活动
陈瑞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
[摘要]元代皖人积极从事或参与正史,方志,谱牒等史志编纂活动.正史如辽,
金,宋三史,元朝实录,典制等,地方史志如方志,谱牒等,皆是皖籍官员或学者文人关注和
编纂的重点.皖人致力于各类史志的编纂,主要是为了实现传承文明,经世致用,以及弘
扬乡邦文化,保存地方文献等目的.
[关键词]元代皖人正史方志谱牒编纂活动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332(2008)03—0114-05
元代皖籍人士积极从事史志编纂活动,在正史方面,不少皖籍官员兼学者参与辽,金,宋三史,
元朝实录,典制的编纂工作,也有一些皖人从事对前代正史进行重新编写,校补,训释的工作;此外,
也有许多皖人涉及专史的编纂.在地方史志方面,不少皖籍官员或学者积极从事地方志和家族史
志的编纂活动.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对元代皖人史志编纂活动进行研究的专论.今掇拾史料,
专文试探元代皖人的史志编纂活动,期于深化元代史学史研究有所裨益.
一
,参与正史及专史编纂
辽,金,宋三史是中国封建社会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在元顺帝至正年间编纂成
的.至正三年(1343),元朝决定设局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三史都总裁,下设三史
总裁官.同年四月,三史同时开始修撰.四年三月,完成《辽史》;十一月,完成《金史》.五年十月,
完成《宋史》.在元代这一浩大的修史工程中,有不少皖人参与其中,有的人还为修史作出了较大的
贡献.如:汪泽民(1274--1356),字叔志,其先婺源人,后寓居宣城,遂为宣城人.宋端明殿学士藻
七世孙.年少家贫,勤奋力学,博览经史着作.延祜五年(1318)进士.仕至礼部尚书.至正三年
(1343),应召赴阙,参与修辽,金,宋三史,主分修《兵志》及《宋理宗本纪》.书成,迁集贤直学士,阶
大中大夫.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自号青阳先生,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父沙刺
臧卜,官庐州,遂为庐州人.元统元年(1333),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寻应召入朝,应奉翰林
[收稿日期]2008.02.2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o7czsoo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瑞(1973一),男,安徽天长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①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5,《元故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赠资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谯郡公谥文节汪
先生泽民神道碑》;《元史》卷185,《汪泽民传》.
114
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
文字,转中书刑部主事.以不阿权贵弃官归.不久,以修辽,金,宋三史召,复入翰林,为修撰,参与
三史的编纂.官终淮南行省左丞.贡师泰(1298一--1362),字泰甫,宣城人.由国子生登泰定四年
进士第,授太和州判,改歙县丞.后官终户部尚书.曾参加辽,金,宋三史的编纂工作,预修后妃,
功臣列传,事毕,迁宣文阁授经郎.贡师道,字:道甫,宣城人.以茂才荐举入仕,累官至翰林应
奉,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至正三年(1343),朝廷编修前朝正史,参与辽,金,宋三史的编纂
工作.右丞相脱脱总史事,欲以辽,金为正统,师道奋笔疾呼:昔苻坚已据中原,不忘东晋,凡以成正
统也.本朝得上承中国帝王之统绪,堪与唐,虞,三代,汉,唐齐称媲美,宋承汉,唐之绪,正统在宋而
不在辽,金⑧.所提建议未被当道采纳,寻卒.史称,辽,金,宋三史成书,师道编撰之功为多④.冯
三奇,怀宁人.承恩授德安府学教授.至顺元年(1330)进士,授光山县尹.至正三年(1343),朝廷
诏修前代正史,迁翰林编修,参与编纂辽,金,宋三史.书成,升国子助教,累官至儒林郎@.
在辽,金,宋三史之外,元代皖人还多参与实录和典制等书的编纂.如:贡奎(1269--1329),字
仲章,宣城人.至大元年(1308),转应奉翰林文学,预修《成宗实录》.延{;占五年(1318),迁翰林院待
制,预修《武宗实录》@.曹伯启(1255--1333),字士开,号汉泉,砀山人.英宗时,拜集贤学士,御史
台侍御史,参与编纂《大元通制》⑦.程文(1289--1359),字以文,号黟南生,婺源人.壮游学四方,穷
研六经诸子学说.天历中,年逾六十,始以奎章阁生与修《经世大典》.书成,例授各路儒学教授.
以无官阙,借注为休宁县黄竹岭巡检,后调怀孟路学教授⑧.
在正史编纂方面,也有皖人从事对前代正史进行重新编写,校补,训释工作的,如:胡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