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四十一.docxVIP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四十一.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四十一 第1题【单选题】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被引入到中国。它最初被用于哪一方面( ) A、传播新闻报道 B、方便商品贸易 C、传递军事政治信息 D、方便亲友间的联系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万木草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哪个时期出生的人有可能进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学习(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康乾盛世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问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唐朝时,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C、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黄河大合唱》完成于1939年,以黄河为背景,控诉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勾勒出一幅幅英勇抗敌的壮丽图景。下列作品主题与此最一致的是( ) A、《狂人日记》 B、《北伐军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九方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今天我们中学生仍然高唱这首战歌有利于( )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使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作品是鲁迅代表作的是( )①《狂人日记》②《孔乙己》③《小二黑结婚》④《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B、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但是对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清末统治者尝试着用新的办法培养和选拔人才,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叙述有误的是( ) A、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B、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C、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D、李四光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国立清华大学 D、国立中山大学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答案】: 【解析】: 第12题【判断题】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出现了文学巨匠鲁迅、美术大师徐悲鸿、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反映的建筑名称是什么? 它创立于什么运动中?其地位是什么? 这种学堂中的教育和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有何不同?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这一专题内容进行了总结,请根据提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9世纪70年代,______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的办报形式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______,它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0世纪初,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______。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2010·长春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辈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些?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2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非专业程序员,熟练python爬虫,制作教育游戏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