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者的心理历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孤独者的心路历程 ——爱伦·韦斯特案例 1961年,《存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评论》杂志发表了罗杰斯的一篇文章,题目叫“爱伦·韦斯特——以及孤独”(Rogers,1989。p 157-168)。这篇文章是罗杰斯在一个专题讨论会上就公选的案例所做的个人评论。该案例案主是一位德国妇女,发表时被叫做爱伦·韦斯特。这个案例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宾斯万格(L.Binswanger)于1944——1945年间在德国发表。1958年被译成英文(Binswanger,1958)。在这次专题讨论会上,各受邀学者分别按个人的见解就这个非常详尽的案例发表评论。罗杰斯在这篇文章中结合爱伦·韦斯特的生活史、病史详尽地谈了自己的见解。文章大体上可分成两部分,前一半为罗杰斯就爱伦·韦斯特从一个健康活泼的少女逐渐走向悲剧结局的过程,根据以人为中心观点所做的分析,后一半则侧重讲根据以人为中心理论,会怎样对爱伦·韦斯特进行治疗。笔者觉得文章的前半部分对帮助本书的读者理解罗杰斯的人格或自我理论提供了绝好的材料,可以弥补本章前几节过于抽象的介绍的不足。所以在这里把罗杰斯对这个案例所做的剖析做一番转述。 爱伦·韦斯特出生于一个中上阶层的人家。罗杰斯认为,在20岁以前,爱伦·韦斯特的发展可以说是正常的。其人格或自我是统整一致的。按通常情况,事后来回顾一位病人的生活史,很容易发现其中有病理上的原因。但罗杰斯认为即使用挑剔的眼光来看也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爱伦·韦斯特是一个活泼、精力旺盛、任性、有主见。敏感、好挑战、多疑问、竞争心强、情绪易激发、外露——一句话,一个生气勃勃的女孩。她对父亲非常敬爱;她很想做个男孩——直到她喜欢上一个男子为止;她想要了解生命的意义;她经常梦见自己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所有这些,都没有半点将会不幸的迹象,相反,她表现出的敏感,灵活,聪明,倒使人觉得她应该有很好的前途。 在20初的时候爱伦·韦斯特的生活还充满着快乐和憧憬,她指望觅得一位进取、严谨而又可爱的如意郎君,她对美食佳肴也很有兴趣。但在这当儿发生了一件事,她跟一位极有浪漫情调的外国人发生了恋情。但是她爸爸不赞成这件事,于是她就中断了跟这个男友的来往。尽管案例材料就此所说不多,但罗杰斯认为这件事不是无关紧要的。他从当事人不争不抗很安静地服从了父亲的意志这一情况,以及这女孩一贯对父亲的敬爱,猜想在她心里经过了这样一个内心过程(不管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这个过程的实质是:爱伦·韦斯特把父亲的感觉当成了自己的感觉。她心里似乎有过这样一些活动,“我想,我的感觉是我在恋爱,我感到同他约会是桩不错的事情。但是我自己的感受是靠不住的。我不是在恋爱,我跟他的约会也不是当真的,我可不能跟着我的感觉走,那样做肯定会犯错,而且会失去父亲的眷爱”(p.159)。这是一个迹象,表明爱伦·韦斯特会在要维持父亲对自己的爱的动机作用下,放弃自己的真实体验。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个变化:爱伦·韦斯特吃得太多而越长越胖——这是爱伦·韦斯特日后一个主要问题的开端。爱伦·韦斯特自己起初并没很在意长胖,但她的朋友们开始取笑她,于是爱伦·韦斯特就节食。在这里,罗杰斯的看法是,爱伦·韦斯特已露出不能信任自己的迹象,她日益感到要按照别人希望于她的那样生活,她觉得自己的感受、冲动,自己的身体告诉自己的东西是不可靠的。 在此之后不久,爱伦·韦斯特更开始鄙视和厌恶自己。再接着又出现了恐惧。从她的日记里能够感觉到的强烈色彩就是怀疑和恐惧,在表现形式上,集中表现为害怕长胖。这一发展跟她原来的情况相比是很大的改变。但这似乎是事情发展的逻辑必然。罗杰斯认为,在爱伦·韦斯特的心中,她不信任自己的经验,不信任自己的身体,连自己这个人也不再信任。她提到“害怕自己里面的魔鬼”,她把自己的感觉、体验、天然的需要都异己化了,她拒绝它们,害怕它们伤害她。 从表面上看,爱伦·韦斯特到此时才出现一些符合一般标准的变态表现。但罗杰斯觉得,她的自我与她的经验之间的分离或对立应该早在这之前就开始了。因为这种自我与经验的分离要伤及她做为一个人的自主感和能力感,需要很长一段时日。罗杰斯怀疑,即使在早先那看来没什么不对头的时候,她就已经在放弃本真的自己,而把父亲的感受和经验内投为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这一段时间是一个变幻起伏的时期,在有些时候,她想做大事;希望搞一场社会革命;她在学业上非常勤奋;她还做了些诸如为儿童建阅览室的好事。有时她又觉得自己是一只“胆小、卑贱的蠕虫”;她想死;她跟她的马术老师发生过一次不快的恋爱;她还有一次精神崩溃的经历。而在所有事情中,最突出的还是她对长胖的过分关心和焦虑。 在她24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进一步摧毁了她的自信。她爱上了一个学生。从这段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