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做好手卫生 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老话题 认识手卫生,据文献资料,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当时产褥热在欧洲曾是人所共知的一种致死性疾病。 1847年,维也纳一家医院的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注意到产科医生接生的产妇死亡率为10%,而由助产士接生的产科死亡率仅为1%。为此做了调查研究,结果:做过尸体解剖的医生常不洗手就去处理产妇分娩,而助产士却从不接触尸体解剖工作,也比较注意个人卫生。 塞麦尔维斯的研究还发现,如果医生在做尸体解剖后用漂白粉水洗手,则产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产褥热不但可通过尸体材料传播,而且也能经由病人的坏死组织以及污染的被服扩散。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Lister)研究发明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下降到15%。 19世纪中,近代护理学创始人英国的南丁格尔曾于1854-1856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率领几十名护士到前线医院为伤员服务。由于原来的医院管理不善、不卫生和护理人员没有受到专门训练等原因,伤病员死亡竟高达42%。经过南丁格尔等人的努力,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做好了清洁卫生,加强了护理,并采取了对病人隔离、病房通风、戴橡皮手套等措施,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使死亡率由42%下降到2.7%。这在当时的医疗事业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成果。南丁格尔创始了目前还在使用的无菌技术,医院感染才得到有效控制。 也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近年国内部分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 1992年某医院发生一起新生儿痢疾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有23例新生儿发病,其中10例死亡; 1993年9-10月,沈阳市妇婴保健院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44例发病,死亡15名; 1998 年4 月至5 月,某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在该院接受手术的292 例病人中,共发生术后伤口以龟型结核分枝杆菌为主要病原体的混合感染158 例,切口感染率为54.11%。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液感染; 2005年12月11日安徽宿州市立医院为10位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其中9人因绿脓杆菌感染而摘除眼球; 2008年9月5日至9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发生9名新生儿感染,其中8名新生儿死亡; 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47名血液透析病人,20名患者丙肝抗体阳性,其中14名患者曾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 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5名新生儿院内感染死亡事件; 2009年12月8日,安徽省霍山县医院发生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 2009年12月中旬,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华侨医院发现有19名产妇剖腹产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事件, 台湾大学医院发生一起重大医疗事故。院方误将一名艾滋病感染者的器官移植给5名病患,导致这5人均有感染艾滋病毒之虞。这也是台湾首例艾滋病器官移植事故。(2011年8月28日新华社报道) 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有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的: 大部分医护人员用白大褂的背部抹干 忙:不能做到每接诊一个患者一洗手 大部分的医生在查房过程 中从检查开始到最后结束,自始自终不曾洗手 “我向来查房不洗手,也没有得过什么病” 手术室外科医生洗手:快 采血护士戴着手套一个接着一个采血 手套是无菌的,所以摘手套后不必洗手 特殊人群——保洁员依从性更低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 医疗环境中污染无处无时不在的 所有的医疗服务护理操作均离不开手的服务 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 不卫生的手可能是“罪恶”之手 手卫生的不良双重伤害——患者;医务人员和家人 我们能保持“纯洁”的手吗? 护士、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做一个简单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手上的细菌100-1000个,如 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 测量血压或脉搏 接触病人的手 给病人翻身、更衣 接触病人衣服或床单 接触床头柜、床垫、输液泵 体格检查、伤口检查 治疗、护理操作 手卫生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 世卫将2005年10月13日订为「国际洗手日」 ,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透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在此之前世卫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以肥皂和用适当的洗手方法,来养成洗手的习惯,是可以减少儿童患上肚泻等病症达53%。以世卫估计每年有1800万儿童死亡而当中90%是五岁以下的幼童,若然以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少可以拯救达一半数目的儿童。 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颁布了“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缟)” 5月5日是手卫生日。世界156个国家的15000个保健机构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拯救生命:清洁你的手的全球年度宣传活动。这意味著世界近1千万名保健工作者在提供保健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