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部分 图3 清理粗骨料集中示意图 * 第3部分 2.2 斜层平推铺筑法 图4 斜层平推铺筑法 * 第3部分 采用水平铺筑法一次开仓所能控制的最大面积为: 可连续的最大方量: 图5 水平铺筑法示意图 2.3原理 * 第3部分 图6 斜层平推铺筑法示意图 一次开仓所能控制的最大方量: * 第3部分 综上,斜层平推铺筑法优点: (1)缩短碾压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 (2)节省工程投资 (3)提高施工效率 (4)有利于提高施工缝的结合质量 (5)有利于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以解决碾压 混凝土 夏季施工问题 (6)对温控有利 (7)对在降雨天气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有利 * 1 2 3 4 概述 运输入仓 仓面施工 温度控制 Next Part * 第4部分 温度控制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一般具有大仓面通仓薄层碾压、连续快速施工特点,难以通过浇筑层面散发坝体内部热量。 *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 1 2 3 4 概述 运输入仓 仓面施工 温度控制 Contents 目录 * 第1部分 一、碾压混凝土坝的类型 1 按坝型可分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拱坝。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剖面选择:上游面垂直下游面单一边坡。 排水系统:碾压施工完成后在钻孔形成排水系统,也有的在下游廊道设抽排设施。 坝体的分缝分块:不设纵缝,横缝有永久横缝和诱导缝,间距一般15-20m。对于小型工程也可以不设横缝。 * 第1部分 碾压混凝土拱坝体型、断面选择跟常态混凝土拱坝相似。 * 第1部分 2 按胶凝材料用量分类 (1)富浆碾压混凝土坝(胶凝材料用量为180-250kg/m3 其中混合材料占60%-75%,水胶比在0.5-0.7之间,多采用二级配 )。 (2)中等胶凝材料碾压混凝土坝(胶凝材料用量为140-170kg/m3 其中混合材料占50%-70% )。 (3)贫浆碾压混凝土坝(胶凝材料用量不超过110kg/m3其中混合材料占525%-30%,水胶比在0.95-1.50之间 )。 * 第1部分 二、碾压混凝土坝上游面的防渗结构 1“金包银”防渗型式 * 第1部分 2 坝体迎水面做薄型防渗体型式:混凝土预制护面板后浇沥青混合料防渗、混凝土预制模板内贴薄膜防渗、坝体迎水面锚固喷涂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材料防渗、补偿收缩混凝土面板防渗 * 第1部分 3 二级配高标号碾压混凝土自身防渗型式 * 第1部分 三、碾压混凝土坝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优点: 1 施工速度快(与常态混凝坝土和土石坝比较) 2 工程造价低(水泥用量少、不设纵缝模板工程量减少、温控费用低) 存在的问题: 1 碾压层面结合质量问题; 2 横缝设置与温度控制问题; 3 碾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 第1部分 4 变态混凝土防渗型式 龙滩碾压混凝土坝采用的上游面1m厚变态混凝土和坝面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综合防渗型式。 * 第1部分 参考文献: [1]顾志刚, 张东成, 罗红卫.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 [2]周海慧,赵红敏,王红斌,肖 峰.龙滩碾压混凝土大坝设计及施工实践[J]. 广西水利水电, 2008(01):17-21. [3]孙君森.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防渗研究[J]. 红水河, 2001(07):6-11. * 1 2 3 4 备料 运输入仓 仓面施工 温控 content 目录 * 第2部分 龙滩水电站运输方案: 3条带宽600~900mm的进口高速皮带机,仓面配2台塔式布料机为主,另配2台20t平移式中速缆机为辅 * 第2部分 (1)皮带机 3条供料线中1号、2号线分别对应塔带机和顶带机,3号线则对溜槽受料斗或汽车供料。每条供料线设计的理论最高生产能力为330 m3/h。 * 第2部分 (2)塔带机 2台塔带机分别布置在右岸大坝19和12坝段,两机相距142 m。 * 第2部分 图2 龙滩大坝塔带机供料线布置图 * 第2部分 塔带机生产能力计算: Qm=Qj*m*n*K1*K2*K3*K4 式中:Qm—实际生产能力 Qj—理论生产能力,因受拌和楼和供料皮带等制约 m—取25d/月 n—去20h/天 K1— 工作条件系数 K3—生产利用系数 K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