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设计水量3.0万m3d水厂设计.doc

《给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设计水量3.0万m3d水厂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水处理工艺》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 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给水排水1002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给水处理工艺》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1、自然资料: (1)气温:平均最高温度35℃,平均最低温度-6℃,平均温度15℃. (2)土壤:冻土深度0.8m。 (3)全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1.6m/s。 2、地质资料:本地区为5级地震区,地下水位低于地面10m。 3、水源位置: 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北方向5km处,水厂位于城市背面1km。 4、水厂工作情况:昼夜均匀工作,厂区地势平坦。 5、水源水质分析资料: 名称 单位 分析结果 色度 度 10~15 浊度 度 80~500 臭和味 级 略有 PH 7.0~7.5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250 铁 mg/L 0.2 锰 mg/L 0.1 铜 mg/L 0.1 细菌总数 个/mL 12000 大肠杆菌 个/L 3000 6、水厂有效生产能力: 设计水量3.0万m3/d(不包括水厂自用水量) 二设计内容 1 选择净水构筑物形式及其组成 2进行构筑物与主要管道的水力计算并决定尺寸 3水厂平面布置 包括:各种生产性构(建)筑物。辅助生产构(建)筑物及附属生活构(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生产管线 阀门 排水管道 阀门井 检查井的布置定位。 4水厂高程布置 确定各生产构筑物的标高,水面标高,管线的埋深及标高。 三设计成果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水厂平面布置图(比例为1:200或1:100) 3水厂高程布置图(比例为1:100或1:50) 四参考资料 1 《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熙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 3 10 11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5给水厂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第二版)(崔玉川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6净水厂设计知识(崔玉川 1986.7); 7给水处理(清华大学 许保玖编写); 8净水厂设计(上海市政设计院,钟淳吕编写); 《给水处理工艺》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部分 1设计水量30000,厂自用水量为设计水量的5%~10%,本设计取5%。混凝剂为碱式氯化铝,投加量为26.1,药溶液浓度为b=15%(按商品质量计),混凝剂每日配置的次数n=2次,由以上条件进行药剂溶解池和溶液池的计算。 (1)溶液池 溶液池体积 ====2.738() 取2.8(注意:在带入上式计算时,b值为百分数的百分值) 溶液池设置两个,每个容积为2.35,其中包括超高0.2m 溶解池 溶解池容积 =0.3=0.32.8=0.84() 溶解池的防水时间采用t=10min,则放水流量: 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25mm,相应流速=2.64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的排渣管一根。 投药量 投药管流量 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10mm,相应流速为0.63 2 压缩空气搅拌调制药剂的计算 1 已知条件 药池平面尺寸:溶解池为2m0.7m;溶液池为2.35m2m 空气供给强度:溶解池采用8溶液池采用5 空气管的长度为20m,其上共有弯头7个。 2设计计算 需要空气量 Q()=nFq 式中:n-药池个数,一般溶解池应设两个 F-药池平面面积,; q-空气供给强度, 溶解池需用空气量Q’ Q’=() 溶液池需用空气量 所以,总需用空气量 Q=Q’+Q’’=22.4+23.5=45.9()=2.8 选配机组 选用透浦式鼓风机CX-65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风量为2.9.风压(静压)为1176.47(120mm);配用电机功率0.2kw 3 空气管流速v v 式中 Q=供给空气量, P=鼓风机压力,pa d-空气管管径,m,此处选用d=65mm=0.065m 此值在空气管流速规定的范围内(10~15)之内。 4 空气管的压力损失h 沿程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 式中 l-空气管长度,m; G-管内空气质量流量,,G=60 -空气密度(见表2-2), Q-空气供给量, -阻力系数,见表2-3 d-空气管管径,mm -局部损失阻力系数 v=空气管流速, 当温度为 压力为时,由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