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PAGE
第一章 脚手架设计
1.1脚手架概述
脚手架是土木工程施工必备的重要措施,它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
全套图纸加扣?3012250582
1.2脚手架设计
1.2.1材料选用
1.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直径为Ф48.3×3.6的Q235级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截面几何特性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扣件:脚手架扣件采用可锻铸制作的扣件,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或其他影响使用功能的铸造缺陷。
3.脚手板: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制作,每块质量不应大于30kg。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1.2.2计算参数
地下一层到2层采用落地式脚手架。从3层开始采用悬挑式脚手架,每5层悬挑一次,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4.5m,28层到32层脚手架搭设高度按照规范需要高出女儿墙1m,高出檐口1.5m,故搭设高度为17m,立杆均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m,立杆的横距1.30m,内排架距离结构0.30m,立杆的步距1.50m。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00m,水平间距4.50m。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30kN/ m2,按照铺设3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板,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3根。
基本风压0.60kN/m2,高度变化系数2.394,体型系数1.04。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5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2.0m。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1.2.3设计计算
1.小横杆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3.97×10-3×9.8=0.0389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1.5/3=0.1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1.5/3=1.5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91+1.2×0.15+1.4×1.5=2.327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2.327×1.32/8=0.49kN·m
σ=0.49×106/5260=93.44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q=0.0389+0.15+1.5=1.6889kN/m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5.0×1.6889×13004/(384×2.06×105×12.71×104)=2.4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l/150=7mm与10mm,满足要求。
2.大横杆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9×1.3=0.05057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1.3×1.5/3=0.195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1.3×1.5/3=1.95kN
荷载的计算值q=(1.2×0.05057+1.2×0.195+1.4×1.95)/2=1.512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9)×1.52+0.267×1.512×1.5=0.614kN·m
σ=0.614×106/5260=116.73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GZ8001—201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去水印版).pdf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圆明园的毁灭观后感.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件 3.1 电机控制器检测与故障诊断.pptx
-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pdf
- 汽修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网络改造设计方案.doc VIP
-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读后感.docx VIP
- 旅游大数据(北京第二外国语)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西门豹治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