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听课评课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课标准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获得发展. (1)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 数学能力(解决问题、数学方法); (3) 理性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制订与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使目标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 3.教学过程 (1)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和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 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 注重层次、结构、张驰有序,循序渐进; 注重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 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4.教学资源开发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等. 5.教学效果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评课量化指标 评课量化指标 (1)对一堂课的评价可设置量化指标实施打分评价,总分为100分。 (2)对各具体量化指标评分,各地区可根 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说明 一、学生学习活动(共30分) 学生面宽,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时间充分; 注重思维,讲究参与质量; 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索性与自主选择性; 学习环境宽松、民主、活动表现得到尊重; * * 如何听课与评课 陈 明 华 数 学 教 师 数学教师如何听课 在学校数学研讨活动中,教师经 常要相互听课,在听课后教师要相互 评课。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的一 项重要的互动交流活动。为了搞好这 项活动,教师必须明确听课的要求和 评课的标准,才能听好课、评好课。 听课要求 一、听看结合,详细记录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究资源,是 数学教师间相互交流和评价的依据。它应 该全面、具体、详细,包括课堂教学中情 境创设、知识推导、思维点拔、方法引导 ,以及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教法的选择 、学法的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教 学的亮点与失误,还有听课教师自己的评 析与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长期的听课笔记是教师的一种宝贵课程资源,它对于教师学习他人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集中精力、认真分析 在鲜活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学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教学活动不可能再“回放”。如果忽略某些细节,对这堂课的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其对这堂课教学的整体认识与评价,所以教师听课应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要做到听课的前瞻性和对照性兼顾,使听课的过程是教师积极思维的过程。 ●听课的前瞻性:指听课教师的思维要 先于任课教师的教学进程,遵循数学教 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探索过程、 探索课堂发展的趋势,为分析评价赢得 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 ●听课的对照性:指在听课过程中,将 现场的实际教学与被听课教师的教案及 自己以往的听课经验(以前听过的优秀 课),以便寻找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 出的闪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听课要点 数学教师在听课中主要应关注课堂教学 以下两个方面的状况: ●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状况 四种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调控能力、 教学机智能力、教学评测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 四种学习状态:学习参与状态、学习交往状态、 学习思维状态、学习情绪状态。 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1、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 教学活动的组织。 其中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课堂教学调控能力 任课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和 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课堂 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课堂教学机智能力 任课教师能否敏捷、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能力,能否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的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的能力。 4、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任课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具 有分层的、开放的议练题和富有实践探究 性的议练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培养能力的目的,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 需要。 学生的数学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