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与疟疾(修改版).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屠呦呦与疟疾 生命科学专题报告 报告内容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籍科学家 1. 疟疾 2)病理症状:发烧、寒冷、哆嗦、抽搐、头疼、昏迷。每隔48小时发作一次,即隔日发作一次,所以叫间日疟。日积月累,人体内大量养料被消耗殆尽,最后走向死亡。 3)发病地区:主要在非洲,还有其他一些非常贫困、医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 4)流行概况:该病从古至今都是一种非常严重与可怕的寄生虫病。每年全世界大概有将近5亿人感染,一百多万人死亡。 疟原虫的生活史 那一夜,按蚊叮人。 按蚊:蚊子的一种,专门传播疟疾。如果被按蚊叮了,被感染疟疾的概率就很高了。因为在按蚊的唾液腺内,存在有大量的疟原虫的缩形子孢子。 第一站:肝脏(红细胞外期) 潜伏期有多长呢? 1)我国最为严重的间日疟原虫,其潜伏期大概为两个多星期。 2)不同品种疟原虫不太一样,也有六至八个月,甚至还有一种更长的,能达到三百多天(通过真人活体实验来证明)。 第二站:红细胞(红细胞内期) 疟原虫传播一般过程: 疟疾诊断方法: 1)镜检法:通过显微镜进行镜检观察红细胞中是否有疟原虫。 2)由于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只摄取血红蛋白,不摄取血红素,结果血红素会析出形成疟色素。根据红细胞中是否有疟原虫及疟色素,可以在临床上百分之百确诊。 2. 屠呦呦与青蒿素发现 1)人类治疗疟疾的探索过程 A. 最早用金鸡纳霜(一种从金鸡纳树里提取到的奎宁),后来用氯喹,一开始效果还行,但用久了疟原虫产生了耐药性。 B. “523”项目:在196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的科研小组也参与了这个项目,而屠呦呦正好在这个中医研究院的科研小组担任组长。 2)青蒿素发现历程 第一步:屠呦呦先是翻阅了大量中国古典医药典籍,搜集大量古代治疗疟疾的方子,从全国各地来信中寻找治疗疟疾的偏方,向很多老中医请教治疗疟疾的办法及药材,整理出大概640多种药方,大大缩小了研究范围。 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第二步:640多种药方研究当中,青蒿素表现并不显眼,对疟原虫抑制率只有40~60%,效果甚至还赶不上胡椒。屠呦呦擅长独立思考,由于在中国很多古药典籍中,有很多关于关于青蒿素治疗疟疾记载。在她搜集、阅读大量医药典籍时,公元340年东晋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引起了她的注意。 拿青蒿用水泡一泡,然后把用水泡过的青蒿拧出汁来,然后喝这个汁。 鼠疟:用感染了疟原虫的老鼠作为动物模型,对它使用这些药方或药物的提取物,检验抗疟效果。 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第三步:屠呦呦受到启发,她猜想,青蒿素作用效果不好可能是因为提取方法或配药方法不对,比如说中药经常使用熬煮方法(即加热),可能是因为加热破坏了这个青蒿素。经后来研究证明,猜想完全正确。青蒿素遇高温分解,所以不能用高温,得在常温下进行。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苯、氯仿、乙醚、酒精)。 屠呦呦第一个提出用乙醚来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历程 第四步:屠呦呦在常温下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注入疟鼠体内,经验证发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百分之百。屠呦呦1971年在全国研究大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之后全国开始进行临床验证。临床验证显示,青蒿素效果非常好,服用之后几个小时,烧就能退下来。有很多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结构,开始人工化学方法合成。 3)青蒿素的作用原理 第一种观点: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表膜及线粒体,最终影响了其食物泡形成,从而影响其摄食过程而饥饿致死。 关于青蒿素的作用原理 第二种观点: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内某种重要的蛋白质导致蛋白质失活,功能减退导致死亡。 关于青蒿素的作用原理 第三种观点:青蒿素引起了疟原虫的凋亡。 4)屠呦呦获奖争论 争论一:中、西医之间的争论 A. 中西医之间的争论一直在持续。青蒿素发现历程中似乎有中医中药的事情,但是呢,又不太对劲(屠呦呦本身是学西医西药,她对青蒿素的整个研究方法包括用有机溶剂提取、验证有效性用的对照实验和动物模型,及其化学合成、化学结构分析全是西医的套路。) B.在研究中也用到了中医中药典籍,为青蒿素研究大大缩小了范围,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争论二:诺贝尔奖该颁给个人还是集体 A. 整个青蒿素发现过程,是一个全国性大协作项目。屠呦呦在发表论文之前就把她发现青蒿素的事在全国会议上公布,这在西方简直不可思议。你应该先发论文,证明这个是你发现的,然后你再跟大家分享。屠呦呦的贡献在哪里?毕竟她第一个想到了用乙醚来提取青蒿素。并且在临床实践上身先士卒,第一个服用青蒿素。 B. 其实任何一个科研成果的发现,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表面所谓颁给个人的奖,其实代表着一个团体。就像屠呦呦第一个夺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中国人,几乎代表了整个中国。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真正原因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因为这些老一辈科学家有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解决问题誓不罢手的精神,有一种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好奇心。 结束语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