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鹅肥肝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高鹅肥肝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 广西畜牧兽医2005年Vo1.21(5)217 菌病,结核病检疫,结果均呈阴性. 据观察,短角牛抗病力较强,几年来,除因 环境改变由在围栏人工草地放牧饲养改为长期 舍饲定位喂养,硬质水泥地面的牛床,运动场过 于光滑,导致摔伤肢蹄45头次,造成孕牛早产, 死胎5头次.或因饲养管理不当,如饲草饲料 突然改变,质量问题和气候变化等出现少数牛 消化道疾病和犊牛下痢外,其他疾病很少发生. 6.2抗热耐寒性 短角牛在我国多分布于黄河以北的河北, 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区,耐寒性好. 此次,我所从云南省引进的短角牛,经过几个酷 热夏季观察,表现抗热性能较差.据测试,在舍 内气温27Y;时,n=9头,体温39.O1±0.21Y;, 呼吸平和,采食正常;当舍内气温上升到35℃ 时,体温上升到40.29±0.18℃,呼吸加快,1/3 牛只口流白沫,食欲下降或不采食呈现不同程 度热应激反应;尤其是产犊后的母牛,因产后体 质下降及初产犊牛,抗热性特别差,炎热季节必 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6.3耐粗性 短角牛适于放牧饲养,在产地终年群牧在 围栏的人工改良草地,采食优质牧草,自由饮 水,逍遥运动和休息.在我所种牛场,因放牧草 地尚未解决,长期采取舍饲,定位饲养,供应的 青粗饲料较单一,质量较差,牛群食欲仍旺盛. 采食量大,不选食,吃很饱,长膘快.据测试,日 头均采食桂牧一号象草和玉米秆(含玉米包), 象草青贮饲料占体重10.06%,范围8.16%~ 12.54% 7小结与讨论 7.1四年来的饲养观察表明,美国肉用型短角 牛在我所种牛场一般饲养条件下,牛只生长发 育和繁殖性能正常,牛群由引进时的25头,发 展到102头,其中推广,出售种,肉牛76头.表 现耐粗饲,采食力强,生长快,性情温驯,易肥好 养,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较强,能适应我区气 候环境,生存和发展. 7.2短角牛怕热,对高温适应性较差.因此, 炎热季节,对牛群尤其产后体质下降的母牛及 初产的犊牛要特别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7.3肉用型短角牛适于放牧饲养,以牧为主, 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肉牛经济效益,又 可避免以舍饲为主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7.4奶,肉牛的牛舍,走道,牛床和运动场水泥 地面,不能抹得太光滑,否则,会导致牛只摔伤 肢蹄,造成孕牛早产或死胎,影响生产. 致谢:参加引种观察的还有龙杞,文信旺及黄牛 研究室全体技术干部,特致谢. 提高鹅肥肝生产水平的关键技术 梁远东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5235(2005)05—0217—03 肥肝是指用一定体重的,体格健壮的肉用 仔鹅,用高能量饲料经短期的人工强制填饲,使 鹅肝大量积贮脂肪等营养物质,体积迅速增大, 形成重量为普通肝重的5~6倍,甚至十几倍的 脂肪肝.肥肝营养丰富,质地细嫩,鲜美可口, 是餐桌上的一道珍贵佳肴,属高档营养食品. 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肥肝生产国,同时也是世 界上最大的肥肝进口国和消费国. 肥肝的脂肪大多是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 肪酸,营养价值较高.据研究资料表明,鹅肥肝 含水量不到正常肝的一半,但脂肪含量高,约为 正常肝的20倍,水分和蛋白质含量相对减少, 鹅肥肝含粗蛋白质7%~8%,粗脂肪40%~ 50%以上.肥肝的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6l% 218广西畜牧兽医2005年Vo1.21(5) -- 62%,亚油酸1%~2%,棕榈油酸3%~4%, 肥肝中的油酸含量为所有的动植物油之最;饱 和脂肪酸占33%~35%,其中软脂酸21%~ 22%,硬脂酸11%~12%,肉豆蔻酸1%.不饱 和脂肪酸能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 少胆固醇类物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减轻与延 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健康长寿有益.肥 肝中三酰甘油含量增加176倍,另外,肥肝中含 有较丰富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脱氧核糖核酸和 核糖核酸及多种维生素,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 必需的营养物质.鲜肥肝无异味,熟肥肝有特 殊的芳香味. 肥肝的质量评定除颜色,质地外,重量是主 要的标准.同等质量的肥肝,肥肝越重,价值越 高.特级600克以上,一级350~600克,二级 250--350克,三级150~250克,150克以下为 等外级.提高肥肝生产水平,应做好以下关键 技术. 1选择适宜生产肥肝的鹅品种 1.1选择纯种朗德鹅作为肥肝鹅 肥肝鹅品种是肥肝生产的首要因素,是基 础.肥肝的形成与遗传有关系,不同的品种,肥 肝的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差异.据资料(郑国华, 1991)介绍,国外鹅品种平均肝重,图卢兹鹅 1200克,朗德鹅750克,玛瑟布鹅684克,莱茵 鹅276克;我国试验报道(耿拓宇等,1993),朗 德鹅肥肝重600克. 不同品种肥肝质量也不一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