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课件6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ppt

地理信息系统课件6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2:辅助建筑项目选址 1)建立分析的目的和标准 目的:确定一些具体的地块,作为一个轻度污染工厂的可能建设位置。 工厂选址的标准包括: a)? 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10000平方米; b)? 地块的地价不超过1万元/平方米; c)? 地块周围不能有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设施,以免受到工厂生产的影响。 2)从数据库中提取用于选址的数据 一类为全市所有地块信息的数据层;另一类为全市公共设施(包括幼儿园、学校)的分布图。 3)进行特征提取和空间拓扑叠加 从地块图中提取满足条件a)b)的地块,并与公共设施层数据进行叠加。 4)进行邻域分析 对叠加结果进行邻域分析和特征提取,去掉周围有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地块,选择满足要求的地块。 5)将选择的地块及相关信息以地图和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7 空间分析模型 (三)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 1、剖面分析 1)意义: 常常可以以线代面,研究区域的地貌形态、轮廓形状、地势变化、地质构造、斜坡特征、地表切割强度等。 如果在地形剖面上叠加其它地理变量,例如坡度、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现状等,可以提供土地利用规划、工程选线和选址等的决策依据。 2)绘制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可在格网DEM或三角网DEM上进行。 已知两点的坐标A(x1,y1),B(x2,y2),则可求出两点连线与格网或三角网的交点,并内插交点上的高程,以及各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按选定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按距离和高程绘出剖面图。 剖面图不一定必须沿直线绘制,也可沿一条曲线绘制。 2、通视分析 通视分析是指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 1)方法: a、以O为观察点,对格网DEM或三角网DEM上的每个点判断通视与否,通视赋值为1,不通视赋值为0。由此可形成属性值为0和1的格网或三角网。对此以0.5为值追踪等值线,即得到以O为观察点的通视图。 b、以观察点O为轴,以一定的方位角间隔算出0°~360°的所有方位线上的通视情况。对于每条方位线,通视的地方绘线,不通视的地方断开,或相反。这样可得出射线状的通视图。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2)关键算法 均是判断格网或三角网上的某一点是否通视(即两点是否可见)。(两点是否可见的算法) 3)通视分析示例 两点是否可见的算法: a)倾角法 格网DEM为例,O(xo,yo,zo)为观察点,P(xp,yp,zp)为某一格网点,OP与格网的交点为A、B、C。 OP的倾角为α 观察点与各交点的倾角为βi (i=A,B,C) 若tgα>max(tgβi , i=A、B、C),则OP通视 否则,不通视。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b) 剖面图 两点连线是否与剖面相交。 A B A 返回 3)通视分析示例 观察点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不通视 通视 雷达盲区飞行 可视域的三维显示 资料来源于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 3、地形三维图绘制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DEM 高程点 建立几何模型 透视变换 隐藏线、面的消除 光照模型计算 贴纹理 图形输出 开放式图形标准库(OpenGL)。 部分图片摘自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 4、地貌晕渲图绘制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资料来源于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 5、模拟飞行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地形 资料来源于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 (四)流域水文特征及土木工程 水淹示例 三维规划设计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3 DEM分析 用于工程项目中的开挖填方、线路勘测设计、水利建设工程等。 资料来源于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 一、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叠置分析是将同一地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要素(地图)进行叠置,产生新的特征(新的空间图形或空间位置上的新属性的过程)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 §6-4 叠置分析 1、内容 1)点与多边形的叠置 点层与面层的叠置 核心算法为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 2)线与多边形的叠置 3)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置 线与多边形的叠置是把一幅图(或一个数据层)中的多边形的特征加到另一幅图(或另 一个数据层)的线上。 线与多边形叠置的算法就是线的多边形裁剪。 图片摘自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 2、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置 1)定义: 是指不同图幅或不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