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四大工业基地及特点、中心城市: 代号 ① ② ③ ④ 工业基地名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hù)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的性质及特点 重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中心城市 沈阳、大连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珠海 (2)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我国工业分布表现沿江沿海沿交通线地分布的特点 五、高新技术产业: (1)它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为“龙头”的产业,其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主要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比例大;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份额大;产品的更新换代快。 (3)分布及分布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附近,呈现出“ 大分散、 小集中“ 的特点。 (4)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高新技术包含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5)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北京-中关村,我国第一个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号称中国的:“硅谷”。 识图二: 源地:A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B渤海 分界点:C河口、 D旧孟津 支流:E湟水、 F汾河、 G渭河 水电站:H龙羊峡、 I刘家峡、 J青铜峡、 K三门峡、 L小浪底 省区城市:M陕西、N山西、O内蒙古、P河南、Q郑州、R山东、S四川 (1)长江黄河概况: 注入海洋 源地 分界点 主要支流 流经地形区 长江 东海 (青海)唐古拉山 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汉江(最大支流)、嘉陵江、岷江、雅砻江、赣江、湘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渤海 (青海)巴颜喀拉山 内蒙古河口河南旧孟津 湟水、汾河、渭河(最大支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a、长江干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b、黄河干流长5500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b、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四、自然灾害: 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 灾害种类 分布地区 原因 旱灾 华北平原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南方地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滑坡、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西南最集中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寒潮 北方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风暴潮 东南沿海 濒临西北太平洋 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一、自然资源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 (3)我国三大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