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营养状况评价 膳食调查 临床生化物理检测 体格检查:人体测量、临床体征检查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82年、1992年 2002年8-12月,“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一、膳食调查: 目的:了解饮食摄入情况,计算出每人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 优点:基础资料,在某种程度上与生化、体检结果呈因果关系。 局限度:准确性 调查者 食物成分表 膳食调查方法 询问法 记帐法 称重法 化学分析法 (一)询问法 询问调查对象近期/几日内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对膳食营养进行评价。 包括: 24小时回顾法:调查期限3-7天。 膳食史回顾: 食物频数询问: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误差较大 适用:家庭、个人、门诊或病房病人的调查。 (二)记账法 查阅过去一定期间内各种食物消费总量, 根据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 计算各种食物摄入量/人/日。 优点:所需人员较少,简便 缺点:不太准确 适用:建有伙食账目的集体单位 (三)称重法 对所消耗的食物全部分别称重(每餐生重、熟重、剩余重量),并作记录。 优点:准确可靠 缺点:较费时、费力 适用:单位、家庭和个人 (四)化学分析法 将调查对象一日份的全部食品收集,进行化学分析,对所得的营养素数据进行评价。 优点:数据准确 缺点:较复杂、工作量大而较少采用。 膳食营养的评价 1. 平均每人每日各类食物进食量; 2. 平均每人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占RNI/AI的百分比; 正常: 热能 〉RNI / AI 90% 其他营养素 〉 RNI / AI 80% 3. 能量食物和能量营养素的来源分布; 4. 蛋白质食物来源分布; 5. 脂肪食物来源分布; 6. 膳食质量、膳食构成及膳食制度等是否合理; 7. 提出改善意见。 二、体格检查 : (一)人体测量指标 1.身高(body height,BH) 基本指标之一(儿童) 既往营养状况 3岁以下儿童:卧位身长,身长计 测量时间: 上午10点 2. 体重(body weight,BW) (1)结合身高一般最能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儿童) (2)精确度:成人-100g,儿童-50g,婴儿-10g (3)评价 ①人群资料 ②公式: 国外: Broca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 我国: Broca改良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平田公式: 理想体重(kg) =[身高(cm)-100]×0.9 评价 正常:±10% 超重:+10%~20% 肥胖: +20%以上 消瘦: -10%~20% 严重消瘦:-20%以下 ③身高和体重 常用评价指数 3.皮褶厚度(skin fold thickness) 反映体脂状况,代替人体脂肪的测量。 皮褶计 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mm) 测量部位为:三头肌、肩胛下、脐旁 4.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AC) 上臂中点围长(皮下脂肪和上臂肌肉) 反映能量和蛋白质营养状况 评价: 正常值 80~90% - 轻度营养不良, 60~80% - 中度营养不良, 60% - 重度营养不良。 5、头围、胸围: 6、小腿围(腓肠肌围):婴儿、老年人 7、腰臀围比:增加与肥胖有关疾病。 (二)临床体征 营养缺乏的发生是一个渐进过程 常表现为非典型的体征 营养缺乏表现最敏感部位 VA缺乏 毕脱氏斑 (Bitot’s spot) VA缺乏 VB1缺乏病 VB2缺乏病 VC缺乏 --坏血病(scurvy) 钙、VD缺乏 --佝偻病( rickets ) 佝偻病头部变化:方颅 佝偻病头部变化:前囟增大或闭合延迟 佝偻病胸廓变化:串珠肋 佝偻病胸廓变化:肋膈沟 佝偻病胸廓变化:漏斗胸 佝偻病骨骼系统变化:腕踝畸形 佝偻病骨骼系统变化:下肢畸形 腹肌张力低下 三、实验室检查 (生化检查+物理检查) (一)生化检查: 反映机体储存/组织中营养素降低/耗竭后,机体病理损害发生前的状况。 常用生化检测指标: 蛋白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运铁蛋白、肌酐身高指数 脂类:血清胆固醇、LDL、HDL、TG VA:血清视黄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VD:血清25(OH)D3、1,25(OH)2D3、血清碱性磷酸酶 VB1:RBC转酮酶活性、硫胺素、磷酸效应 VB2:RBC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尿、血 VB6:RBC转氨酶、色氨酸负荷实验 叶酸:RBC叶酸、血清叶酸 VC:血、尿WBC、血小板VC 常用生化检测指标: 铁:储存铁,血清铁蛋白; 循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