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PPV治疗COPD合并OSA(重叠综合征) 白天:ST模式 IPAP:12--20cmH2O EPAP:4-6cmH2O 压力上升时间:50-100ms 吸气时间:0.8---1.2秒 备用呼吸频率:12-15次/分 夜间:ST模式 IPAP:12--20cmH2O EPAP:6-8cmH2O消除鼾声 压力上升时间:50-100ms 吸气时间:0.8---1.2秒 备用呼吸频率:12-18次/分 心源性肺水肿 * 有二氧化碳潴留者可用ST模式 IPAP:10--15cmH2O EPAP:4-6cmH2O 压力上升时间:100-200ms 吸气时间:0.8---1.2秒 备用呼吸频率:12-15次/分 首选CPAP模式 CPAP 6-12cmH2O 主要监测指标: 主观反应 主要生命体征( Bp,HR,P) RR呼吸频率是否稳定,辅助呼吸肌运动是否减轻 呼吸生理指标(血氧饱合度,潮 气量,动脉血气等) 面罩情况(舒适度及漏气情况) 有无并发症(胃胀气,面部皮肤坏死,呼吸道 分泌物潴留) 第四步:监测和疗效评估 疗效判断 经有效NPPV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应在1-2小时内主观症状及气体交换指标明显改善。轻中度二氧化碳潴留应在4-6小时好转。 正规NPPV治疗1-2小时后应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动脉血气结果。 第四步:监测和疗效评估 NIPPV的成功指征 病人感觉舒适,同步满意 潮气量增加 呼吸频率下降 心率下降 PaO2升高,SpO290% 上机1~2小时后,PaCO2改善 NIPPV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病人的教育 第二步: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 第三步:模式和参数调节 第四步:监测和疗效评估 必要性: 消除恐惧,争取配合,提高依从性,安全应急 教育的内容: 讲明接受无创通气的必要性 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恐惧、紧张) 平静放松呼吸,由病人带动并控制呼吸机送气,不要使劲呼吸,不要长时间屏气 面罩时尽量不用口吸 鼻罩时要闭口呼吸 行无创通气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漏气、压迫疼痛等,解释漏气口的作用 尽可能长时间行无创通气,但不能因无创通气而影响排痰 第一步:病人的教育 第二步: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 体位:坐位或半卧位(30°-45°) 无创正压通气的连接方法 鼻罩 口鼻罩 鼻囊管 接口器 全面罩 头盔 第二步: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 鼻罩 口鼻罩 全面罩 鼻枕 鼻罩:当病人初次压力滴定及使用呼吸机时,鼻罩为佩戴及使用的最初选择 鼻枕轻重量,最小接触面积适用于面部支撑结构特殊及幽闭恐惧的病人使用,但对于压力敏感型病人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口鼻罩适用于鼻腔堵塞口鼻干燥口漏气的病人,但由于口鼻罩表面覆盖面积较大,有时易因漏气原因造成压力的流失,有些病人易感到幽闭恐惧 全脸面罩可有效解决由于佩戴其他鼻面罩造成的鼻梁部皮肤损伤及眼鼻部漏气严重情况 * 不同类型适用范围 口鼻罩 鼻罩 死腔较大,舒适性稍差 张口呼吸病人首选 呼衰、老年、无牙患者建议使用口鼻罩 死腔小,舒适性较高 张口呼吸病人需配合下颌带一起应用 鼻枕 口含式 全面罩 头盔式 OSA 首先鼻罩 鼻塞、张口呼吸者选择口鼻罩 儿童、幽闭恐惧者选择鼻枕 COPD 首选口鼻罩 I型呼吸衰竭 急性呼衰首选口鼻罩,慢性呼衰首选鼻罩 II型呼吸衰竭、CO2潴留 首选口鼻罩 不同疾病患者面罩选择 头带、头帽 多次性头带 蓝帽 八角头带 一次性头带 为张口呼吸病人使用,防止口腔漏气 下颌带 面罩孔径设计 漏气孔 防窒息阀 供氧接口 鼻面罩两侧各有一个开孔,其中鼻面罩的一个开口常与氧气相连,另一个孔有时可用于监测气道或鼻面罩内的压力 --面罩/管路自带漏气口 --单独外接漏气口 漏气接头 一次性漏气接头 PEV(平台)呼气阀 静音漏气接头 漏气接头 对于单管路呼吸机,呼气装置是必须的! 漏气接头的漏气量 漏气接头的漏气量随呼吸机压力的上升而增加! 平台型呼吸阀漏气恒定 L/min 漏气量大小 一次性漏气接头与静音漏气接头的漏气量相同 PEV(平台)呼气阀的漏气量最大,且压力上升到一定水平,漏气量不再增大。CO2潴留病人使用效果最佳 头带、头帽松紧度调试——参考漏气量 第二步:试用和适应连接方法 总结 体位:坐位或半卧位(30°-45°),保持上气道通畅 检查呼吸机及管路连接是否正常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鼻罩﹑面罩,鼻囊管或接口器等 开机,初始模式及参数设置:IPAP:8-12 cmH2O,EPAP:最低位置, 吸氧状态下(氧流量5L/min左右)佩戴头带和连接器 调节好位置和松紧度(头带应均匀用力) 让患者(或家属)试验紧急拆除的方法 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S:自主呼吸模式 T

文档评论(0)

cl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医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