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方法,是参照股骨后髁轴外旋3°截骨并安放假体,且大多数股骨外旋截骨模板是固定于外旋3°,但有时临床效果并不满意。 Berge等测得的股骨后髁角(股骨上髁轴与后髁轴夹角): 男4.7°±3.5°; 女5.2°±4.1°。 BergerRA etal.Determining the rotationa alignment of the femoral compon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using the epicondylar axis[J].ClinOrthop,1993,286:40. 上髁轴是更可靠的解剖标志 各种假体系统的股骨假体的旋转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双侧股骨后髁来确定的。 因此在确定旋转时一定要注意: 双侧股骨后髁没有明显的磨损或畸形; 同时采用其他的参照系统来印证: Whiteside 线 内外上髁连线 胫骨近端截骨:髓外定向 近端 胫骨结节中、内1/3 外侧髁间嵴的内缘 远端 内/外踝中点内5mm左右 距骨中点 此轴在脚背的延长线对应第二跖骨 冠状位 新观点 MatsuiY, etal.Rotational deformity in varus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nalysis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ClinOrthopRelatRes, 2005,(433):147-151. 胫骨假体前方的旋转对线大约为胫骨粗隆内侧缘至中内1/3线,而非以往所认为的一律以胫骨结节中内1/3线为准。 另外,应对患者膝内外翻畸形按程度加以区别,如内翻畸形也可以按Matsui等的方式分为三组,轻度膝内翻患者的胫骨假体旋转定位大约以胫骨粗隆内侧缘为准,重度的则参照胫骨粗隆中内1/3线,而中度的则可以该区间的中线为标志。 导向杆与胫骨前嵴平行 胫骨近端截骨要有后倾角(3o~5o) 过大后倾屈膝松弛,伸膝受限 导向杆远端前移可增大后倾角,每前移5mm相当于后倾1o 矢状位 3° 5mm→1° 关于胫骨平台的后倾问题:正常情况下胫骨平台的骨性表面有后倾,一般为7o~ 10o。 但在半月板存在的情况下,胫骨平台整体上无后倾。 Insall and Scott: Surgery of The Knee(Third Edition). Elsevier, 2001. 胫骨近端截骨:截骨量 胫骨近端截骨量一般8~10 mm 多截> 10 mm 膝基线下移、髌骨上移——髌股关节压力增高 薄垫片——膝关节不稳 厚垫片——假体-骨界面早期松动 少截<8mm 膝基线上移、髌骨下移——屈膝无力 关节软组织——膝关节屈伸受限 胫骨截骨与胫骨的机械轴垂直。由于生理状态下胫骨平台有3o 的内翻,因此一般情况下(内翻膝和轻度的外翻膝)胫骨近端外侧的截骨量要多于内侧。 具体的截骨量应参照术前计划。 在软组织松解充分的前提下,选用最薄的胫骨聚乙烯垫片,厚的垫片松动率更高 以缺损较少的一侧为准 避免过量截骨 骨缺损以骨水泥、植骨或金属增厚片填补 大多数内侧缺损 骨缺损病例的关节线水平——植骨技术 第一页,标题按大纲要求命名,字号60。署名统一为“外科学精品课程组”,字号36。 * 应用下肢全长的X线片进行术前设计! 结合操作手册说明为什么在股骨截骨时要选择5-7度的外翻。 介绍两种截骨技术。 要注意远端股骨前弓。插入文献。 如何实现5-7°的截骨。 如何避免notching.两种参照系统。 外旋3o的原因说明。 介绍两种截骨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的截骨原则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吉林省人工关节治疗中心 高忠礼 手术目的 解除疼痛 恢复力线 恢复功能 切除受损关节面 平衡软组织 松解挛缩韧带、关节囊 截骨矫正畸形 内翻畸形 外翻畸形 屈曲畸形 强直畸形 截骨的基本要求 屈伸等间隙 恢复力线 恢复力线 矫正畸形——恢复力线 股骨解剖轴 踝关节中心 股骨头中心 胫骨机械轴(解剖轴) 股骨机械轴 5~10° ┛ ┛ 股骨解剖轴 股骨机械轴的垂线 股骨机械轴 胫骨解剖(机械)轴 股骨解剖轴与机械轴的夹角 胫骨解剖轴的垂线 解剖基础 软组织平衡 为什么要恢复力线? 标准截骨 松解软组织 恢复力线 早期负重功能练习 提高人工关节功能 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 屈伸间隙相等 最小截骨厚度 最薄胫骨垫片 经典式截骨 3° 截骨线 先截哪部分? 股骨? 扩大工作窗 可以清晰显示胫骨后部截骨 髓内定位准确 胫骨? 胫骨截骨后以胫骨截骨面为参考确定股骨远端及后髁截骨量,减少再次截骨可能,节省时间 矢状面 根据术前X线片在滑车沟中央、后交叉韧带起点前0.5~1cm处为股骨髓腔入点 股骨髁截骨:髓内定位 股骨髁截骨:髓内定位 冠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