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学分类及临床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上皮性肿瘤 生殖细胞性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转移性肿瘤 淋巴类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中常见类型为卵巢上皮癌 一、卵巢上皮恶性肿瘤 卵巢上皮癌较常见,占卵巢恶性肿瘤的60-90%,其中浆液性囊性癌和黏液囊性癌各占50%及15%,子宫内膜样癌占10 % -30 %。 临床表现隐匿,易早期转移,多数病人就诊时即为晚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部包块,少数患者有月经紊乱。 卵巢上皮癌的发生: 卵巢上皮癌是卵巢表面上皮发生的肿瘤, 卵巢表面上皮是一种多向分化潜能的生发上皮,不仅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苗勒管来源的上皮,还可化生成移行上皮、肠上皮等,并可产生相应的肿瘤,可形成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样和透明细胞性肿瘤。 1.浆液性囊腺癌: 为苗勒管上皮所分化的输卵管上皮的恶性肿瘤,肿 瘤细胞失去正常输卵管上皮形态与结构特点。 肿瘤的细胞分化反映了输卵管和卵巢表面上皮的形 态特点,肿瘤可呈囊性、囊实性混合或实性。肿瘤 体积较大, 直径可超过15cm,外表可光滑,也可 穿破囊壁向外生长,形成肿瘤表面的乳头状突起, 肿瘤为单房或多房,囊内充 满槽脆乳头和实性结节, 囊壁和囊性间隔大于3mm,囊壁和间隔附有乳头状 或不规则型实性结节,囊内CT值可为水样密度,或 高于水的血性密度。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 囊壁及 间隔强化。 2.黏液性囊腺癌: 占卵巢恶性肿瘤15%,10%为单侧, 76%为多房性,24%为单房,细胞模拟宫颈黏膜上皮和肠上皮的分化特点形成囊腔和少量乳头样突起的囊性或囊实性肿瘤,囊内壁乳头少光滑,囊内含粘稠液体,或血性混浊胶样液体,实性区域常见缺血坏死。 子宫内膜样癌: 占卵巢癌的10%-30%,肿瘤可来源于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可来自卵巢表面上皮。肿瘤直径2-35cm不等, 表面光滑,有包膜,结节状,30%为双侧性,切面半囊半实,单房或多房,囊内容物为清亮或血性液体,囊壁可有乳头突起。 卵巢囊腺癌的CT表现 肿瘤位于盆腔内,单侧或双侧,由于肿瘤内存在不同分化程度的瘤组织,根据其囊实比例不同,CT主要表现为囊性、囊性为主,囊实混合,实性为主和实质性。 囊性和囊实性上皮癌:肿瘤体积较大,呈单囊或多囊, 可占据盆腔或超出盆腔向腹腔内延伸,囊壁和囊性间 隔不规则增厚大于3mm,并有内生性或外生性乳头,或 表现为菜花样、结节或软组织肿块,囊内含浆液,黏 液或血性液,CT值等于水或高于水。 实性浆液性囊腺癌:由于恶性肿瘤细胞过度增生堆积以 及乳头生长的速度不同,CT影像主要表现为菜花状, 结节状,不规则片状,增强后强化明显。 实性黏液性囊腺癌:因肿瘤很少有外生性乳头生长,CT 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晰,光整或呈分叶状的实性为主及 实性肿块,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 实性区可有不规 则片状坏死。 卵巢囊腺癌的CT表现 浆液性囊 腺癌 图1肿瘤为 囊实性, 囊壁不规 则增厚大 于3mm, 实性部分 为片状和 结节状 强化明显。 卵巢浆液性腺癌,肿瘤呈实性形态不规则,包绕子宫,与子宫呈一致性强化。 双卵巢浆液性囊性癌 肿瘤呈囊实性以实性为主,菜花状 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肿瘤呈囊实性,以实性为主,表现为不规则片状,与子宫附件粘连肠管融合形成冰冻骨盆 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肿瘤为囊实性,囊壁增厚,囊内有实性结节。实性部份呈中等度强化。 左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肿瘤呈椭圆形,囊实性以实性为主 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癌:肿瘤呈团块状,以实性为主,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 子宫内膜样癌: CT可显示肿瘤呈半囊半实,单房与多房,表面光滑,有包膜,囊内可有乳头状突起。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20%的患者合并有子宫内膜腺癌,并应注意与卵巢转移性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卵巢子宫内膜 样癌。 左卵巢巨大 肿块呈实性, 内有不规则 坏死,肿瘤 轮廓清晰。 右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右侧腹巨大囊实性包块,边界较清楚,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 同时伴有子宫内膜腺癌。 二、性索间质肿瘤: 发育中原始性腺中的性索组织在女性演化为卵巢的颗粒细胞,原始性腺中的特殊性间叶组织分化为卵巢的卵泡膜细胞,并可演化为相应的肿瘤,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其中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卵泡膜细胞瘤及卵巢纤维瘤良性多见。 颗粒细胞瘤: 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属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转移,好发年龄45-55岁,少数亦可发生于青年期或儿童期。约有70%的颗粒细胞瘤患者出现雌激素水平过高,出现性早熟。发生于生育期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