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能残气量指平静呼气末肺内所含气量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是残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功能残气量的生理意义是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的过度变化,利于气体交换。另外,功能残气量能影响平静呼气基线的位置,也反映胸廓与肺组织弹性的平衡关系。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 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FRC=RC+ ERV 。FRC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缓冲作用, 减少了通气间歇时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影响。如果没有FRC, 呼气末期肺泡将完全陷闭。FRC增加提示肺泡扩张,FRC减少说明肺泡缩小或陷闭。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变,它代表了胸腔压力改变对肺容积的影响。 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压力改变时所引起的肺容积的改变,它代表了胸腔压力改变对肺容积的影响。它包括静态顺应性和动态顺应性两者,前者反映了肺组织的弹性,后者受肺组织弹性和气道阻力的双重影响。 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 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FRC=RC+ ERV 。FRC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缓冲作用, 减少了通气间歇时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影响。如果没有FRC, 呼气末期肺泡将完全陷闭。FRC增加提示肺泡扩张,FRC减少说明肺泡缩小或陷闭。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CPAP作为治疗新生儿疾病的重要临床手段,从治疗目的看可分为两大类,及呼吸治疗手段和呼吸支持手段。有时,两者相结合。 有些学者认为,患有RDS的早产儿应用经鼻CPAP的指征RDS的早产儿应用经鼻CPAP的指征是:1、头罩吸氧氧浓度0.3,伴有临床症状;2、头罩吸氧氧浓度0.4;3、气管内导管拔管不见出现呼吸困难表现。 新生儿CPAP的应用及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一 一 一 禁忌症 主要内容 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概述 定义 作用机制 适应症 并发症及防治 概述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应用于临床,至今已得到广泛应用。 其作用是增加跨肺压力,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FRC),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V/Q),使气道直径增加,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定义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指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吸气及呼气相)均提供一定的正压,以保持气道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这种气道扩张压称为持续气道正压(CPAP)。 作用机制 使患儿在吸气、呼气相均保持气道内有一定正压的经过加温湿化的新鲜气流,从而达到以下作用: 使萎陷的肺泡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肺内动静脉分流,提高氧合能力,改善换气功能,升高PaO2 克服呼吸道阻力,增加潮气量,减少呼吸功消耗,改善通气功能,降低PaCO2 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淤血及渗出,减轻肺淤血水肿 保持呼吸道畅通,稳定胸廓框架结构,刺激肺牵张感受 器,防止呼吸道、胸廓塌陷及气道阻塞导致的早产儿呼吸暂停 连接装置 Bubble CPAP 连接装置 使用方法 NCPAP连接方式 鼻塞式: 导管有直式和弯式 放置于鼻腔内的导管长度约0.5~1.0cm 鼻塞的固定方法非常重要 常用婴儿头部戴帽用带子把两者连接起来 鼻罩式: 预调参数 将最初压力调到4~6cmH20 供气流量应大于通气量的3倍,即6~8ml/kg ×呼吸次数 /min × 3,一般供气流量为 5~7L/min, FiO2 与给CPAP以前相同,或0.4-0.6 30分钟后测定血气,同时监测病情变化 调节方法 用CPAP后PaO2仍低,可逐渐增加压力。每次以 1~2cmH2O 的梯度提高, 最高压力不宜超过8cmH20 同时可按0.05~0.10 的幅度提高FiO2 也可将压力保持在 5~6cmH2O不变,仅提高 FiO2,使PaO2 达到50~80mmHg 调节方法 若PaO2不能维持50mmHg以上,改用机械通气 若PaO2持续稳定,应逐渐降低FiO2, 每次递减0.05 当 FiO2 0.40 时 ,PaO2 仍维持在50~80mmHg,可按每次lcmH2O 的梯度递减压力 直至降低到2~3cmH2O CPAP的撤离 当CPAP为2-3cmH2O 病情稳定及血气保持正常1小时以上 可撤离CPAP,改用头罩吸氧 Fi02调高0.05~0.10, 以维持正常功能残气量,防止Pa02 降低 然后根据患儿病情及血气情况,缓慢降低 Fi02,直至呼吸空气后,撤去头罩 适应症 适用于有自主呼吸、吸入FiO2在0.4-0.6时,PaO250-60 mmHg、PaCO2 50-70mmHg,并具备以下条件者: 患儿呼吸频率增快、三凹征、呻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