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童军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教案.doc

综合活动-童军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綜合活動課程教學簡案--2B or Knot 2B 領 域 綜合活動領域 參考版本及 冊數課數 自編 設計者 邱敏慧 單元名稱 2B or Knot 2B 教學節數 2 教案日期 98.10.19 適用年級 八年級 教學時間 45分鐘 課程設計 理念   學校期末要舉行全校露營,我想除了教學生幾個露營時可以運用的實用繩結外(平結、接繩結、雙套結、營繩結、瓶口結),我覺得這個活動可以增加小隊的團隊意識、協助學生以理性的態度與他人互動。此活動設計適合在靜態的教室裡進行,可以探討團隊解決問題、決定策略的模式。 教學法 討論法、講述法、問答法 評量方式 小隊發表、競賽、團隊合作精神 十大基本能力 領域分段能力指標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2-4-4 面臨逆境能樂觀積極的解決問題。 3-4-1 參與各項團體活動,與他人有效溝通與合作,並負責完成分內工作。 教學資源與 參考資料 ※相關網站: 班級經營百寶箱 03/89edu/index.htm 浣熊圈 .tw/Camp/resources.htm Teamwork and team play / 遊戲圖片網址 /resources/tt_2borknot2b.pdf 能力指標 教學重點與步驟 學生活動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備註 壹、準備活動: 參考相關網站資源、熟悉教材、收集相關資料 準備彩色塑膠繩、榮譽榜、小組學習單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進行2B or Knot 2B方式如下: 找五條繩子(紅白黑塑膠繩便宜、中國結繩夠強韌、童軍繩方便),每條約7-15英呎,用其中一條繞過其他四條 在學生到達教室之前,先在他們的桌上擺出環繞形狀,使學生不易察覺主要繩子為哪一條?(第五條為主繩,只要解開此主繩的結就可順利分開其他四條。) 要求學生不要動手,全組同學用眼睛找出那一條才是主繩。或是請學生找出哪一條繩子不是主繩。 接著可以請別組的同學來檢視他們的認定正不正確? 為什麼?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小隊成員也去關照其他成員的判斷! 如果一個小隊有10人,我們可以請小隊分工,由2人負責分析其中一條繩子 。判斷最快的小組,榮譽榜加三分。 二、提問省思: 這個做法的重點不在於找出哪一條是主繩,而是要2人去探討所觀察的該條繩子,為何不是主繩?這樣的分析:其目的不在要學生去找到正確答案,而在讓學生了解,團隊裡每一個人的意見都是有價值且值得重視的。 引導學生思考:看似複雜或是範圍廣泛的問題,其實可以切割成小部分來分別解決。 增加難度:先用不同顏色材質擺好環繞狀圖案,之後再用相同顏色材質或是條紋繩子擺好環繞狀,或是要求各隊比賽,速度最快為獲勝小隊。 小隊討論寫學習單,題目: 這個遊戲比你們原先設想的容易還是困難? 你有辦法判斷哪一條繩子為主要繩嗎? 你能保證你下一次的判讀是正確的嗎? 你有辦法更快地完成這個挑戰嗎? 你或小隊裡的其他成員,對於判斷主繩有遇到挫折或其他爭吵等困擾嗎? 哪一種型態的顏色材質令你感到最難判斷?為什麼? 三、建議與替代方案: 我讓學生做這個活動,每個班級的反應都不盡相同,真的蠻有趣的! 時間短一點,半小時即可收尾,反應多一點、發表意見熱絡的班級,大概要一整節課。基本上, 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靜態,重反思的活動類型。 我用兩種方式進行:(第二種方式效果較熱絡,但學生會比較想動手) 全班排成大圓形,教師放三張桌子在圓中心,每張桌子放一組亂繩,女生先到圓內判斷,3分鐘之後再換男生判斷。 全班桌椅分六組,大家圍著自己桌上的亂繩判斷,3分鐘之後再用逆時針方向全組同學到下一桌去判斷。 每組亂繩的桌上都有粉筆寫的編號,小組判斷之後稍作討論,派一人到黑板上寫出小組所認為的主繩顏色。精確度較高的小組答對率高達75%,較低的小組甚至到0%。 大部分的學生對於亂七八糟繞在一起的繩子,一開始會表現出苦惱與不知如何判斷的樣子;也有學生興致勃勃地想要挑戰自己的判斷力,即使他對其他學科更並不這麼有興趣;更有學生嘻嘻哈哈地亂猜,還有學生會一直想要用手去拉拉看。 提問要根據班級的反應而有所改變,例如: 我說:為什麼你們會一直想要用手去拉拉看?學生會說:因為光用眼睛看,根本看不出來! 我再問:別的小組也一定要動手才能找出正解嗎? 既然活動一開始的規則就是不能動手,動手的人不就違反規則了嗎? 這樣其他人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遊戲中有人不遵守規則,是不是會讓人覺得比較掃興? 有人動手後,找到的答案就一定正確嗎? 為什麼? 老師看到許多同學表情很苦惱,還沒很仔細判斷,就打退堂鼓,隨便到黑板上寫個答案交差,是因為什麼? 學生說:因為看到就覺得很煩,覺得沒必要讓自己那麼辛苦,反正老師最後會告訴大家正解,老師也不處罰不扣分,就不想繼續努力了呀! 我又說:這樣的習慣,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