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花与真菌
兰花为什么要和真菌共生?
兰花种子的共生萌发
兰花种子极其微小,种皮内仅有1个发育不完全的胚
无叶绿素兰科植物,如天麻,终身需要菌根菌提供营养。
有叶绿素兰科植物早期生长在地下,在长出地面前需要菌根菌提供营养。
兰科菌根如何形成?
对兰科植物种子的侵染:
兰科植物种子吸水膨胀,种皮破裂长出胚根,真菌菌丝体穿过胚根的细胞壁,侵入根细胞内生长。
对成长新根的侵染:
对于以块茎越冬的兰科植物,越冬后发出的新根也会经历相同的过程,受真菌侵染形成菌根。
真菌侵入兰科植物的营养根后,在皮层细胞内形成螺旋状的菌丝团,或者与兰科植物的根细胞形成不规则的菌丝附着物(包内菌丝团)。包内菌丝团寿命不长,几天内就会被宿主细胞消解,消解的菌丝残体逐渐被根细胞溶解吸收,最后消失。
兰科植物对真菌的专一性?
通常认为植物与共生菌根真菌间专一性关系包括 4 个层次的内容 ,即受植物生境影响的专一性、共生植物科、属或种层次的专一性、 植物生活史中的阶段专一性和共生植物的组织专一性。
兰花地理分布 、 所属种和生态类型是影响中国兰属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兰花间专一性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地生型的春兰和云南的附生兰与其共生菌根真菌之间有着较严格的专一性关系。
丝核菌属
共生真菌对兰花的益处?
1)有助于兰科植物吸收N、P。
2)抵御:真菌形成优势菌群后会释放拮抗物质,阻止其他病原菌入侵兰根。
3)真菌的分泌物-异生长素,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4)促进种子萌发。
5)促进植物早开花。
6)增加植物的叶绿素含量。
7)增加植物的抗逆性。
危害
年龄使然
一、二年生的兰株长势茁壮,能不断地同化侵人的真菌,供给自己的生长; 而对三年以上的老株来说,由于自身生理机能的下降,真菌侵人将造成兰株的腐烂,分解死亡。
真菌病害(目前兰花生产栽培上主要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有兰花炭疽病、兰花黑斑病、兰花白绢病、兰花叶枯病等四种病害)
*兰花炭疽病(病原菌:兰花炭疽病病菌)
病原菌形态:病菌的分生抱子盘扁球形,黑色,刚毛有或无,周生,黑褐色;有隔膜 4 ~ 6 个 ;分生孢子梗束生,单孢,无色;分生孢子圆筒形,无色。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1、糖分可促进孢子的萌发,蜜糖中发芽率最高。
2、兰叶汁液可促进孢子萌发,在10%的叶汁中萌芽率最高。
病症:病菌 主 耍 侵 染 叶部 , 其症状 由 于品种不 同 , 发病 部位不 同 , 因 而呈现 的症 状也 随之不 同。但归 纳起来有 下列 3 种:
1、发生在尖叶形成枯死段斑。
2、发生在中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3、在叶缘形成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发病初期呈红褐色或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病部凹陷,中心颜色变淡,其上轮生小黑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病菌侵染叶基部时危害最重,往往造成全叶枯死或整筒枯死。
THE E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