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的刚性角α=45°, 阶梯形断面台阶的宽高比≤1:1~1:1.5(表8-1), 锥形断面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β应≥45°。 混凝土基础的构造见图8-15。 为了节约混凝土从而节约水泥,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粒径不超过300mm的毛石。这种混凝土称为毛石混凝土。 毛石混凝土基础所用毛石的尺寸,不得大于基础宽度的1/3,毛石的体积一般为总体积的20-30%。毛石在混凝土中应均匀分布。 6.钢筋混凝土基础 采用刚性材料的基础,因受刚性角限制,基础底面宽度b很大时,必须增加基础的高度,使基础体积很大。这样,不仅使开挖土方的工程量增加,还将使基础材料用量增加,对工期和造价都不利。 特别是有软弱下卧层的地基,不宜将基础埋置过深,以充分利用持力层好土的承载力。 如在混凝土基础中配置钢筋,利用钢筋承受拉力,基础就能承受弯矩。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构造见图8-12。 6.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相当于一个受均布荷载的悬臂梁,所以它的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变小,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 截面如做成梯形,每步高度为300-500mm。基础中受力钢筋的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但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为了使基础底面均匀传递压力,常在基础下用强度等级为C7.5或C10的混凝土做一个垫层, 其厚度宜为50-100mm。 有垫层时,钢筋距基础底面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不设垫层,钢筋距基础底面不宜小于70mm,以保护钢筋免遭锈蚀。 二、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基础形式主要是由上部承重结构和地基承载力决定的。如墙的基础一般应为连续的,柱下基础可为独立的,当荷载大而地基承载力小时,则应做桩基础或整片基础。 按基础的构造型式分类: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式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 (一)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呈连续的带状,故也称带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墙下,亦可用于柱下,其构造形式见图8-8。 1、当房屋为墙承重结构时,承重墙下一般采用通长的条形基础。中小型建筑常采用的刚性条形基础当荷载较大、地基软弱,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柱下条形基础 当房屋为骨架承重或内骨架承重结构时,在荷载较大且地基为软土时,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将各柱下的基础连接在一起,使整个房屋的基础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柱下条形基础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均匀沉降。 3.井格形基础— 柱下条基纵横连接更有利于基础的整体性。 条基 ●墙下条基—承重墙的基础 ●柱下条基—减少不均匀沉降 (二)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呈柱墩形,也叫单独基础,其构造形式见图8-9。 柱下独立基础 当房屋为骨架承重结构或内骨架承重结构时,承重柱下扩大形成独立基础常用断面形式有阶梯形、锥形、杯形等。 (三)整片基础 整片基础包括筏式基础和箱形基础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柱下交叉条形基础或墙下条形基础的底面积占建筑物平面面积较大比例时,可以考虑选用整片筏式基础具有减少基底压力、提高地基承载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筏式基础一般分柱下筏基和墙下筏基二类,前者系框架结构上的筏基,后者系承重墙结构下的筏基。 第八章 基础第一节 地基、基础与荷载的关系 ● — ● — 一、基础与地基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而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其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略不计(如图)。 二、 地基状况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持力层和地耐力(地基承载力) ●持力层—直接放置基础底面的土层. 持力层的位置决定基础的埋深 . ●地耐力—持力层每平方米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地耐力的大小影响基础的选材及形式. (一)、土层的分布和特性 ●土层的构成—固体颗粒、空气、水. 其物质特性及配比决定土层的物理性质. ●土层的物理性质影响建筑物的沉降及变形情况. ● 土层的自然分布情况影响建筑的沉降是否均匀. 地耐力也称为──地基承载力。 当基础对地基的压力超过地基承载力时地基将出现不允许的沉降变形,或者地基滑动,失去稳定,为了房屋的稳定和安全,必须保证基础底面积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