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均衡含义:如果同业中的两家厂商经营同样的产品,且成本一样,则价格战必定使每家厂商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经营,即史获正常利润;但如果两家厂商的成本不同,则从长期看,成本低的厂商必定挤走成本高的厂商。 * * * * * * * * * * * * * * * 拐折需求曲线模型——斯威齐模型 斯威齐模型(Sweezy Model):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Paul Marlor Sweezy)在1939年提出,又称拐折需求曲线模型(Kinked Demand Curve Model) 基本假设:跟跌不跟涨 一寡头提价时,其他寡头不跟随提价; 一寡头降价时,其他寡头跟随降价。 拐折的需求曲线 ==》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价格刚性(price rigidity) * 拐折需求曲线模型——斯威齐模型 图示 $ Q O MR F G B D Q0 P0 E A MC2 MC0 MC1 * 主题内容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四节 独立行动的寡头垄断模型 第五节 相互勾结的寡头垄断模型 第六节 博奕论初步 * 卡特尔 共谋(collusion)的好处 增加利润,减少竞争磨擦及由此带来的不肯定性因素 增强阻碍新厂商进入的力量,保持较高的利润和已有的地位 卡特尔(cartel):若干企业为垄断市场而结成的同盟,是厂商进行相互勾结的一种形式。 卡特尔在有些国家是合法的,但在大多数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是非法的,其中美国对卡特尔的立法、执法都比较严格。 * 卡特尔 卡特尔示例 设市场存在两家厂商,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100-Q,其中Q=Q1+Q2,两厂商的成本函数相同,都为Ci(Qi)=4Qi。 于是,整个卡特尔的利润函数为 分别对Q1、 Q2求导,便可得(由于两厂商相同,故假定平分市场) Q1= Q2=24,P=52,π1=π2=1152 * 卡特尔 卡特尔模型的一般表达式 设卡特尔由两家厂商组成,所在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P(Q1+Q2),两厂商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C1(Q1)与TC2(Q2)。 于是,卡特尔的利润函数为 π(Q1,Q2)=TR-TC1-TC2 =P·(Q1+ Q2)-TC1(Q1)-TC2(Q2) 分别对Q1、Q2求导,可得 MR(Q1+Q2)=MC1(Q1)= MC2(Q2) * 卡特尔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 卡特尔成员有违背协议或背离默契的动机; 监督上的困难与惩罚手段的缺乏 示例(接上例) 设厂商1按合同生产24单元,厂商2背离协议。此时厂商2面临需求为P=100-(24+Q2)=76-Q2,由利润最大化条件,即MR=76-2Q2=MC2=4,得Q2=36,而此时厂商2的利润π2=(100-(24+36)-4) ×36=1296,大于守约时所得利润1152;同时厂商1的利润则变为π1=(100-(24+36)-4) ×24=864,小于卡特尔所得利润 * 价格领导 价格领导(price leadership):一个行业中由某一家厂商率先制定和变动价格,其它厂商则随后以该厂商的价格为基准,再制定和变动价格。 根据价格领导厂商的具体情况,可分为三种形式 低成本厂商的价格领导:作为领导者的厂商是行业中成本最低的厂商 支配型厂商的价格领导:作为领导者的厂商是销售占市场容量较大比重、地位稳固、具有支配力量的厂商 * 价格领导 支配型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图示 $ Q O D DD P1 P2 MCD MRD SF QD P* QF QT * 价格领导 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作为领导者的厂商信息灵通,能较准确地预测市场行情的变化趋势,合理而准确地反映整个行业基本的成本和需求状况的变化,在同行中被认为是定价能力最强的企业 * 主题内容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涵义与特征 第四节 独立行动的寡头垄断模型 第五节 相互勾结的寡头垄断模型 第六节 博奕论初步 * 博奕论的基本概念 博奕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对策行为的理论,由棋奕、桥牌、战争中借用而来,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如在用来表现寡头间相互依存的竞争特点便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现代经济博奕理论始于1944年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和莫根施特恩(Oskar Margenston)的《博奕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博奕:多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