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剂制备工艺操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们好 软膏剂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基质类辅料及其作用 2.熟悉各类基质的性质与特点 1.概念 ◆软膏剂: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乳膏剂: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半固体制剂。 ◆糊剂:大量(>25%)固体粉末均匀分散于适宜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一、概述 2.软膏剂的类型  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即乳膏剂) 3.软膏剂的作用 对皮肤、粘膜或创面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也能发挥全身作用。 4.软膏剂的要求 ①均匀、细腻、无刺激 ②粘稠度适宜 ③性质稳定、安全性好 ④用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创伤应无菌 (一)概述 ◆基质作用:软膏的赋形剂、药物的载体, 影响对软膏的质量、药物的释放与吸收 ◆基质的要求: ①性质稳定,与主药和其他基质不发生配伍变化等; ②无刺激性与过敏性,无生理活性,不防碍皮肤的正常生理作用; ③稠度适宜,润滑,易于涂布; ④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 ⑤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⑥有良好的释药性。 二、软膏剂的基质 (二)基质分类 (油脂性、乳剂型、水溶性 ) 1.油脂性基质 (1)特点 ①润滑、无刺激性、不易长菌,能与较多药物配伍; ②涂于皮肤上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 ③油腻性大、吸水性差,与分泌物不易混合、不易洗除;④释药性能差。 (2)种类:烃类、类脂、油脂、硅酮 ①凡士林: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成。凡士林性质稳定、无刺激性,能与多数药物配伍,特别适用于抗生素等不稳定的药物。本品有适宜的黏稠性和涂布性,可单独用作软膏基质,但其吸水性与释药性差。 ②石蜡与液状石蜡:石蜡为固体,液体石蜡为液体,两者均用于调节软膏基质的稠度,液状石蜡也可用于研磨分散药物粉末,有利于药物与基质混匀。 烃类 类脂类 ①羊毛脂: 为淡黄色黏稠、微有特臭的膏状物,有良好的吸水性,性质与皮脂接近,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但无水羊毛脂过于黏稠,难于取用,常用含水羊毛脂(含水30%),一般不单独使用,与凡士林合用可改善其吸水性与药物渗透性。 ②蜂蜡与鲸蜡:蜂蜡为黄色或白色块状物,鲸蜡为白色蜡状物。它们能与脂肪、蜡类、凡士林等融合,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油脂类 指从动、植物中得到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从动物中得到的脂肪油现在很少用。植物油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融合制成适宜稠度的基质。 单软膏:蜂蜡与植物油(33:67)熔合而成。 ◆硅酮(二甲基硅油) 也称二甲基硅油或硅油,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黏度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本品化学性质稳定、疏水性强,易于涂布、有极好的润滑效果,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常与其他油脂性基质合用制备防护性软膏。但本品对眼睛有刺激性,不宜用作眼膏基质。 润滑性好、易涂布、无刺激 疏水性强(防护性软膏) 成本高,对眼有刺激 2.乳剂型基质(乳膏基质) ◆组成:油相、水相、乳化剂 ①油相: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脂肪醇、凡士林、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②水相:水或水溶液 ③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肥皂、十二烷基硫酸钠、司盘、土温等 ④辅助乳化剂(稳定剂):十六醇、十八醇、硬脂酸甘油酯等 ◆ 类型 ① O/W型:水分易蒸发变硬、易霉变,需加防腐剂、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 ②W/O型: ◆特点: ①油腻小、易涂布、易清洗 ②吸水性好、渗透性好,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 ③不适于遇水不稳定药物与分泌物较多的皮肤病 水溶性基质多用于湿润或糜烂创面,也常用于腔道黏膜或防油保护性软膏。 ◆特点: 释药快,无油腻性,易洗除 润滑性差,易霉败,水分易蒸发。 ◆常用的水溶性基质: PEG类、甘油明胶、纤维素衍生物类等 2.水溶性基质 目前常用的水溶性基质为聚乙二醇(PEG)类高分子化合物。PEG随分子量不同,有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三种状态,平均分子量在700以下为液体,PEG1000和PEG1500为半固体,平均分子量在2000~6000为固体。不同分子量的PEG以适当比例混合,可制得稠度适宜的基质。常用的配比为PEG400与PEG4000以6:4或1:1混合。此类基质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渗出液混合并易洗除,但有刺激感,久用可引起皮肤干燥。 (三)基质应用注意事项 ◆一般脂溶性药物释放顺序: O/W型>W/O型>类脂>烃类 ◆ 脂溢性皮炎、痤疮不宜用油脂性基质 ◆ 多量渗出液皮肤病不宜用油脂性、 O/W型乳剂基质 ◆皮肤炎症、真菌感染用穿透性强基质,如乳膏基质。 ◆基质水合能力顺序 烃类>类脂> W/O型> O/W型 三、常用的透皮促进剂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