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第二节 死亡伦理 第三节 放弃治疗与安乐死 学习目的: 掌握:死亡与死亡的标准,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熟悉:无效治疗与放弃治疗,安乐死。 了解:临终关怀。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一、老年生命伦理与临终关怀 1.人口老龄化: 60岁:10% 65岁:7% 2.人口老龄化与生命伦理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其伦理意义 1.临终关怀的含义: 死亡过程:濒死期---------临终关怀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其伦理意义 2.临终关怀的发展 现代的临终关怀倡导者和奠基人桑德斯博士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东南的希登汉创立了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机构,开创了现代临终关怀之先河。 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代的临终关怀医院在世界各国相继建立。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其伦理意义 3.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①人道主义的升华; ②生命神圣、质量与价值的统一; ③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死观念的更新。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三、临终关怀的内容 1.临终关怀的理念 2.临终关怀的特点 3.临终关怀的具体要求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三、临终关怀的内容 4.临终关怀的道德原则 (1)以临终者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原则 (2)尊重临终者权利的原则 临终关怀道德中的知情同意权利,是指病人有权要求治疗,也有权拒绝治疗。 (3)尊重临终者人格的原则 (4)对临终者关怀的原则 第二节 死亡伦理 一、我国传统的死亡观 (一)、儒家的死亡观 儒家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儒家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孟人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尊重人的生命,不惧怕死亡,舍生取义 “信天命”是其核心内容 (二)道家的死亡观 老子认为:“出生入死”。 老子在《道德经》50章中指出:“生之徒,十有三;死亡徒,十有三;人之生,运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庄子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 (三)、佛教的死亡观 佛教论死,讲的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 佛教提出的人生是苦海,尘世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来世进入“天国”,轮回再生,才有欢乐和幸福。 二、死亡与死亡标准 (一)死亡的本质 有的人进一步提出把死亡定义为:“身体的生理系统不再构成一个整合体”,或“整体的有机体功能之永久的丧失”。 另类的的定义,如“万物之灵的死亡”,“意识永久的消失”等。 死亡是个体生命终结和自我意识的丧失,是不可逆的过程。 (二)心肺死亡标准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普遍接受“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等生命活动终止”的概念。 “心之官则思”,是灵魂和智慧活动的中心 。 我国出版的《辞海》,死亡的定义也是心跳、呼吸停止。 (三)脑死亡标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制定了脑死亡标准: 1.对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需要无接受性、无反应性---反应全部消失 2.自主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3.诱导反射消失 4.脑电波平直。 宣布脑死亡的附加条件是: ①连续观察24小时,并反复观察、测试; ②排除体温过低和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剂。 三、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1.对脑死亡标准的伦理分析 把脑死亡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要比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更科学。 (1)有利于关于“人”的标准的确立 (2)有利于对人的生存权利的维护 三、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1.对脑死亡标准的伦理分析 (3)有利于是器官移植的发展,使得许多危重病人有望获救,但可供移植的器官供体来源匮乏,致使其中大多数人坐以待毙,如果脑死即人死的标准能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那么就为合法取用脑死者的器官用于人体器官移植提供了前提条件。 (4)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加快推进脑死亡诊断标准的立法工作 截止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有35个,但在立法上承认脑死亡的国家仅有13个,而且规定不一。以美国为例,1985年底,有27个洲通过了立法审议,接受脑死亡新概念并加以法律上的解释,替代习惯法上的死亡解释。 第三节 放弃治疗与安乐死 一、无效治疗和放弃治疗 (一)无效治疗和放弃治疗的涵义 1.无效治疗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凡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措施均可被认为是无效治疗。 从狭义上对无效治疗进行定义,可分为三个层次: (1)对脑死亡或大多数处于“植物人”状态的病人进行任何的生命支持技术和对症治疗措施,包括呼吸循环支持技术、营养支持治疗等均视为无效治疗。 (2)在患者生命的终末期,当现有医疗条件无法逆转患者的疾病时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