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
编者语:
本复习资料,是根据老师在18周的课上所讲的重点,进行归纳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足之处,请多指正。(By.穗杰)
绪论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在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P3)
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P7)
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历史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14)
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P16)
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P19)
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由对艺术的美的感悟和描述转向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的文体标志。(P21)
1935年李长之在天津《益世报》和《国闻周报》上陆续发表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传记批评的代表作。(P29)
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P34)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P34)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和“语词即用法”的观点,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哲学基础。(P36)
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最终不会被证实,却会随时被证伪。(P38)
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一)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二)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三)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四)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P38)
第二章 文学批评的功能
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释义来实现的。(P49)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P63)
1800年,斯达尔夫人发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P65)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属于社会历史批评)……(P66)
矛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P67)
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主要可归纳为三点,即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P69)
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P79)
第四章 印象批评
印象批评的产生与19世纪印象主义文艺思潮特别是印象主义绘画,以及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和审美直觉理论有渊源关系。(P85)
赫兹利特:“我说我想的,我想我感觉的。我无法不从事物采取某些印象;而我有足够的勇气说出(多少有点唐突的)我的印象。”(属于印象批评观点,P88)
发过作家法郎士出版了作品集《文学生活》,其中第一卷“序言”明确提出了印象批评的基本理论。(P88)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1、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2、批评话语所具有的浓郁的艺术性,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和批评和创作合二为一,这一点在唐代十分明显;3、中国印象式批评的用语大多玄妙,它给人以暗示,给人以联想,但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4、中国印象式批评的主体也有其特点,即这些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P89)
从印象批评的发源地法国归来的李健吾娴熟地将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成为中国印象批评的领军人物。其著作有《咀华集》。(P92)
王尔德:批评最完美的形式“在本质上是纯粹主观的,它要披露的,是它自己的秘密,而不是身外的秘密。因为,最高的文学批评,把艺术视为纯粹的印象而不视为表达。”(印象批评,P94)
对批评中直觉印象的推崇构成了印象批评最突出的特色。(P96)
印象批评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作为突出的甚至唯一的考察对象。(P98)
德国哲学家尼采对于悲剧理论的阐发,他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关于“酒神”“日神”的传说来描绘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酒神精神”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心理状态,属于原始的本能,是纵情的,野性的;而“日神精神”则是一种理智的、清明的、有节制的、和谐的心理状态。(属于心理批评)
第五章 心理批评
鲁迅、丰子恺同时翻译了日本作家厨川百村以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为核心的文学批评专著《苦闷的象征》。(P113)
法国里昂大学哲学博士张竞生学成归国后,先后发表了《精神分析学纲要》《伟大恶怪的艺术》《浪漫派概论》等著述。(P113)
1933年朱光潜在法国留学期间用英文写作出版了《悲剧心理学》一书。随后撰写了许多论文如《诗论》《无言之美》,他对一些具体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P113)
弗洛
文档评论(0)